預制菜的持續升溫,不僅讓市場變得更加“熱辣滾燙”,也對冷庫以及冷鏈物流需求急劇增加。預制菜企業與冷鏈物流企業必須更緊密地“牽手”,才能讓預制菜“長鮮”,產業長虹。
預制菜市場“熱辣滾燙”
慢品人間煙火色,靜享吾家好時光。家在河北承德的鐘女士過了一個輕松的大年夜,心情也格外愉悅。“今年終于不用在廚房里呆四五個小時了,過年單位發的大禮包中許多都是預制菜,所以我只花了1個多小時,就輕松做出一大桌年夜飯,不僅簡單方便,而且口感還不錯。”
不只是鐘女士,筆者元宵節做的預制菜酸菜魚就備受家人認可。“好吃!這酸菜魚配菜還挺多,怎么做的?”面對家人的問詢,筆者解釋道:“這道酸菜魚是我在直播間買的預制菜,加熱的時候我又添了點大家愛吃的配菜,實惠、好吃,比飯館做的種類還豐富!”
近幾年,預制菜憑借操作方便、品類豐富等特點開始“搶占”年夜飯餐桌,不僅在城市,預制菜的風也吹向了家住農村的鄉親們家里,他們已不再是“燉肘子、帶魚、豬蹄子等”的老幾樣思維,不少人都要趕個時髦,嘗嘗平日里不常做的菜品。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預制菜”達到近半年的峰值,賣出1.5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都將被端上年夜飯的餐桌。
另據艾媒咨詢數據統計,2023年中國年菜行業市場規模為1291億元,同比增長81.0%;預計2024年中國年菜行業市場規模為1700億元;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00億元。
“近年來,預制菜已成為發展迅速、潛力巨大的產業。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培育鄉村產業新業態,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山東國盛通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昳指出,“政策的扶持給預制菜帶來諸多利好,公司預制菜銷量大增,過年期間還特意協調了物流公司幫忙運貨以便及時交付產品。”
預制菜市場如此“熱辣滾燙”,除了政策的給力之外,預制菜發展標準也在不斷健全。雖然行業頂層文件與國家標準尚在研制和審批中,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25個省份出臺了各自的預制菜高質量發展相關文件和地方標準。重慶、河南、甘肅、廣西等多個省份更是將“支持預制菜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寫入了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預制菜產業亟待規范。規范得越細致,越有利于行業發展。”王昳表示,盡管目前出臺的相關標準不少,但大多不具備強制性。整個預制菜產業急速擴容,需要具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出臺,這樣才可以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同時其還表示,當前預制菜很熱,公司將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以高品質、高標準贏得消費者的認可。
不難預測,未來隨著預制菜“國標”的出臺,不僅能極大程度化解公眾目前對預制菜的不信任和恐慌心理,也將真正激發這個“潛在萬億市場”的消費活力。
“牽手”冷鏈更“長鮮”
“當前,包含國內龍頭企業在內的大量搶食者已經進入預制菜這一領域。他們的投入規模相對也會更高。”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表示,“未來預制菜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而且與整個農業產業鏈結合得也會更加緊密。”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現存預制菜的相關企業6.4萬余家。其中,2023年1-12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5000余家,與2022年同比增長152.9%。近五年(2019-2023年)分別新增相關企業1.2萬余家、1.2萬余家、4100余家、1900余家以及5000余家。
源達信息分析師史偉龍表示,預制菜目前正處于藍海階段,行業集中度亟待提升,預計2030年滲透率增至15%~20%。這也意味著,預制菜市場有著很大的上行空間。
未來,隨著預制菜的持續升溫,對冷庫以及冷鏈物流需求急劇增加。預制菜企業與冷鏈物流企業必須更緊密地“牽手”,才能讓預制菜產業“長鮮”。
王昳表示:“按照不同加工方式,預制菜可分為生制預制菜、熟制預制菜、生熟混制預制菜。一些常溫預制菜運輸、存儲更加方便,可應用范圍廣,前景廣闊。但低溫預制菜對存儲和物流運輸環節的時效性要求格外高。”
川財證券分析師陳雅雯指出,預制菜的配送需要冷鏈運輸,可以大幅減少損耗,較為先進的冷鏈運輸技術和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是預制菜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國冷鏈物流體系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各地加快冷鏈設施布局,運輸和存儲能力進一步增長,將幫助預制菜實現較大規模的擴張。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約3.5億噸,同比增長6.1%;冷藏車保有量約43.2萬輛,同比增長12.9%,尤其是新能源冷藏車普及和利用力度明顯加強。2023年,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585.5億元,同比增長8.2%。截至2023年底,冷庫總量約2.28億立方,同比增長8.3%,其中高標準冷庫占比有所提高,約為62%。果蔬、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為23%、78%和80%,均高于2022年水平。
冷鏈物流建設的逐步成熟將助力預制菜行業的發展。瞄準風口,順豐、京東、中通等快遞企業開始入局,在發力冷鏈業務的同時,紛紛推出預制菜全鏈路解決方案,力求在預制菜市場“分一杯羹”。目前京東冷鏈運營超過100個針對生鮮食品的溫控冷鏈倉庫,覆蓋范圍超過330個城市,依賴這些冷鏈的布局,才能讓客戶、消費者更快拿到采購的預制菜,同時也保障了商品的保鮮度。
順豐市場銷售部負責人表示:“順豐將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技術能力,借助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助力預制菜高質量發展。”據悉,在城市末端配送方面,針對預制菜訂單分散特點和高時效配送需求,順豐打造了統倉共配和B2C全渠道一盤貨兩大解決方案。“統倉共配”整合眾多商家和商圈,以綜合化管理方式實現多個客戶倉儲共用,通過“前置倉+即配到家”服務模式,在客戶較集中的區域提前完成前置倉設置及調貨,全面提升預制菜配送時效,實現“半日達”甚至是“小時達”。
除快遞公司之外,空調生產商格力高調也宣布投入5000萬元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在冷鏈環節提供冷鏈裝備。此外,貨運平臺運滿滿則依托數字化冷鏈物流的優勢實現差異化突圍。
“我們可為貨主提供全國范圍的冷藏車運力池,注冊車輛逾32萬輛,業務覆蓋300多個城市、10萬多條線路。基于平臺強大的‘飛輪效應’以及領先的車貨匹配算法,貨主發貨后最快可以達到司機秒接單的效果。”運滿滿冷運事業部運營總監單政委表示,運滿滿還提供溫控增值保障方案,在貨主發貨階段,貨主可以選擇打冷溫度和溫度可視服務,運輸時會展示車型及其溫度,一旦超溫便會向司機和貨主發出預警。
單政委進一步補充道:“運滿滿設計了一個整體運輸解決方案,在發貨階段,運滿滿冷運通過AI機器人、TMS等技術實現極速發貨,通過貨源診斷給予建議報價,通過加大曝光實現快速調車。目前,運滿滿冷運已在江蘇、山東、河南、上海等全國9個重點省市開通了該項服務,客戶中不乏各地龍頭預制菜企業。”
有專家表示,中國的預制菜市場要想進一步規模化,就要不斷下沉,需要更廣的冷鏈運輸系統。冷鏈物流的發展決定了預制菜行業的銷售半徑,如果冷鏈網絡不發達,或者沒有完備的基礎設施的話,預制菜商品根本就沒有辦法往外銷。未來,隨著預制菜政策的出臺,預制菜產業也將變得更加成熟和規模化,而冷鏈成本也有望從中獲得下降空間。基于此,“熱辣滾燙”的預制菜不僅可以“長鮮”,相關產業也將長虹。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