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物流前沿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退貨太多,運費險都吃不消了?

  今年雙11,拉夫勞倫究竟是賣爆了,還是退麻了,成了一樁迷案。大促期間,有媒體報道,輕奢品牌拉夫勞倫被不少消費者當做湊單工具在用,一旦爭取到滿減,便會一退了之。隨后,阿里公關親自下場辟謠,表示傳言子虛烏有,品牌成交良好。但不可否認,退貨率高的確是當下電商行業的現狀,2008年,淘寶首推“七天無理由退換貨”, 2010年,同樣是淘寶,推出了運費險,隨后,這個“無限寵粉”作業,被各家電商平臺學習,成為了標配。在“七天無理由”和“運費險”的雙重加持下,消費者不僅可以放心的退,還能安心的免費退,因為大多數場景下,運費險由商家附送。

  于是,退換貨的心理障礙幾乎完全被消除,成了網購的家常便飯。尤其在服裝品類,不少女生習慣了“試衣間式購物”,看到不錯的,先買了再說,反正不合適可以退。對了,如果在網購的時候采用花唄,那買了退,退了買就更方便了,壓根不用占自己的現金流。不過,今年雙十一,很多消費者發現,免費退換貨也沒那么容易了。

  比如周慧,她在網上買了幾件羽絨服,與往常一樣,她在挑選羽絨服的時候,特地都選了有運費險的商家,這樣退起貨來方便,自己還沒有什么損失。但周慧退貨時卻發現,自己的所有訂單都已經無法享受運費險服務了。帶著疑問,周慧在網上找起答案,她發現小紅書上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況,他們賬戶里所有的訂單都已經沒有了“運費險”標簽,其中就包括何莎和孫倩。何莎也是在退貨時,發現自己不能使用運費險了,她咨詢客服得知是由于退貨太多,所以保險公司將其賬號判定為“異常賬戶”。

  何莎回憶說,自己確實退了很多貨,但退的都是預售的商品,一般情況下,等一周左右不發貨,她就會申請退貨。孫倩已經有過兩次“運費險”被取消的經歷,第一次時,她向保險公司進行申訴,過了一段時間運費險就恢復了,但后來她連續退了兩件衣服后,發現運費險又被取消了。

  這兩次經歷,嚴重影響孫倩的購物體驗。面對運費險被取消的情況,有的消費者選擇“棄號”或者“換號”,有的消費者則選擇“養號”。一位消費者在小紅上分享自己的“養號”經驗,只要在日常多購買一些便宜生活用品,并且期間不要再退換貨,就有可能恢復運費險。何莎認為自己沒有頻繁操作退換貨,于是多次向電商平臺和保險公司申訴,但直到現在,她賬號內的運費險還沒有恢復。何莎怎么都不想明白,賣家愿意花錢購買運費險,讓買家隨便買隨便退,保險公司怎么就不愿意了?

  01

  在投訴網站上,關于“運費險”的投訴越來越多,投訴對象既包括保險公司,也包括電商平臺,投訴的內容則集中在“運費險被取消”上。有消費者向《最話》展示的訂單顯示,其運費險由北京華夏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銷售,承保公司包括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壽財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如今,運費險已經成為這些保險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以眾安在線為例,其2023年的保費收入中,有23.5%都來自于退貨運費險。眾安在線2023年年報顯示,其保險服務收入為275.21億元,其中退貨運費險收入達到64.68億元,同比增長30.4%。伴隨運費險收入增多而來的,是關于運費險的消費者投訴也越來越多。

  在黑貓投訴網站上以“眾安在線”為關鍵詞搜索,近一個月有三條投訴,其中兩條都與運費險有關,華夏保險近一個月的投訴中,也有十分之一都與“運費險”有關。在發現運費險被取消后,更多消費者選擇投訴電商平臺。據《最話》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黑貓投訴網站上關于“運費險”的投訴就有上千條,其中有99%以上投訴對象都是電商平臺,尤其是以直播電商為主的平臺。

  從保險公司和電商平臺的回復來看,用戶“運費險被取消”的原因主要是退貨率太高,會由系統自動判定出“異常賬戶”,后續保險公司會在1-2個月重新評估賬號狀態,作出是否恢復運費險的判斷。也有電商平臺的回復中提到,有的保險公司的評估周期會更長,會達到半年到一年。

  但退貨率達到多少會判定為異常賬戶,保險公司和電商平臺均沒有給出具體的數據。有商家告訴消費者,退貨率高于30%沒有辦法享受運費險服務,也有被取消運費險的消費者評估自己的退貨率在20%左右。

  出險次數過多被判定為高風險用戶,從而拒保,在保險領域并不鮮見。退貨率高達80%的女裝領域,便是運費險被取消的“重災區”。

  在購買衣物的過程中,何莎有過很多不愉快的經歷,除了預售周期越來越長、貨不對板,雙十一期間她甚至收到一條明顯被人穿過的褲子。何莎提供的圖片顯示,她購買的是一條白色的褲子,但褲子襠部里外都有明顯的磨損痕跡,甚至已經起球,而且還有明顯的黑色污漬。“試穿能理解,我去實體店也會試穿,但是穿成這樣還退,賣家不檢查還發給我,也是服氣了。”氣憤的何莎第一時間選擇了退貨,并且投訴了商家。

  持續攀高的退換貨率,也給保險公司風控帶來難度,有時很難區分頻繁出險是正常的退換貨行為還是騙保行為。市面上,甚至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薅運費險”的產業鏈。有報道中提到,有“職業退貨人”專門租倉庫做起薅運費險的生意,通過批量寄件尋找便宜的快遞渠道,一單價格可以壓到3-4元,這樣就能套到運費險的差價。新田警方搗毀的一個三人騙保團伙,用這種方法,半年多時間騙取運費險超70萬。在打擊騙保行為的過程中,也難免會“誤傷”到普通消費者。

  02

  運費險,現在幾乎已經成為電商的“標配”,但也成為很多商家的痛苦根源。劉磊有兩個網店,一個賣食品,一個賣寵物用品。

  劉磊告訴《最話》,平臺雖然不會強制商家開通運費險,但是有運費險的商品展示的概率會大一點,會獲得一定的流量傾斜。基于此,劉磊在多個平臺都開通了運費險

  劉磊提供的一份《“運費險”服務規范》顯示,投保商家有一定的準入門檻,除了店鋪運營狀態和保證金外,對30天內的退換貨率也有一定的要求:普通商家退換貨率≤80%,直播帶貨商家退換貨率≤50%。“保費跟商品重量有關,比如貓糧比較重,有三斤,保費就會貴一點,還跟店鋪的退換貨率有關,如果退貨多,保費就會上漲。”劉磊展示的保單詳情顯示,其為一款100g“罐子蛋糕”支付的保費為0.25元。由于劉磊經營的兩類商品退貨率都很低,所以他支付的保費其實遠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在劉磊看來,運費險確實幫他減輕退貨成本,也減少退貨運費糾紛,而且還在一定程度起到“增信”的作用。

  但對于服裝領域的商家來說,運費險就沒有這么“友好”了。女裝的退貨率越來越高,預售期也變得越來越長,一件衣服來回倒已經成了常態。有消費者調侃道,買的衣服不發貨,不是因為衣服還沒生產出來,而是上個買家還沒退回來。有報道中提到,如果按照60%的退貨率計算,一件衣服往往要來回發三次才能賣出去。而退貨率高的女裝運費險保費也相當貴,有女裝店主透露一單的運費險就要4.8元。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三次賣出去算,商家們在一件衣服上就要花去近15元的投保成本。但這還只是一部分。茵曼品牌的創始人方建華曾發文呼吁有關部門介入打擊“運費險”,他在文章中提到強制運費險推高了退貨率,產生了大量的無效訂單,商家有苦難言。現在電商平臺銷售到賬率僅30%左右,三四年前這個數據為60%。

  方建華在文章中算了一筆賬:服裝行業一筆退貨訂單,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要付出成本約15元,等于商家的廣告費、包裝物料、快遞費的投入都直接打水漂。如果按照銷售1000萬,客單200元,保守算40%退貨,損失成本高達30萬元以上,連帶成本每月損失過百萬。運費險帶來的反作用,讓女裝商家們感到頭大。而且,相對于貨架電商,這種反作用在直播電商領域更為顯著。《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提到,直播電商平均退貨率為30%-50%,高于傳統電商退貨率的10%-15%。

  到了今年,有媒體報道,直播間里的退貨率是正常搜索瀏覽下單的退貨率的兩倍。直播電商,正在被腎上腺素飆升刺激出的沖動消費所“反噬”。

  03

  事實上,高退貨率已經給物流公司帶來巨大的增量,催生出了逆向物流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紹興市某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告訴媒體,在雙十一期間,退貨快遞占到站點收件的近三成,扣去各項成本后,退換貨的利潤在40%左右。逆向物流已經成為快遞企業們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豐巢招股說明書中顯示,2023年全國電商退換貨快遞量已達82億件,預計2028年將激增至209億件。靠著退換貨服務,豐巢在今年首次實現盈利。順豐也在持續拓展逆向物流的市場,其在某電商平臺分派退貨件份額已經占到70%-90%。由于相當大部分的逆向物流費用,由運費險給付,由此可見整個運費險的精算模型在不斷變化后,正在滑過盈利平衡點。

  保險公司介入電商行業,當然不是來當“活雷鋒“的,所以商家們承擔的運費險越來越高,但消費者側享受的運費險理賠額卻在不斷下調,這種現狀也就不足為奇了。有消費者注意到,其訂單的運費險的理賠額度在7月份時還是11元,現在只有8.2元。今年上半年,電商平臺們還在卷“低價”和“僅退款”,到了下半年,電商平臺們則紛紛向運費險開刀,來優化商家們營商環境。

  最早推出運費險的淘寶,如今已經推出“退貨寶”。

  相比于運費險,退貨寶不僅與各大物流公司合作,智能推薦最優的快遞方案,提升消費者體驗,還可以第一時間統計數據,計算出商家的退貨成本和退貨率等數據,以便更及時調整定價。有數據顯示,退貨寶上線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100萬商家訂購退貨寶,商家平均退貨成本下降23%,有的商家退貨成本甚至下降了50%。

  在7月份,拼多多旗艦店考核增加了一項“達標要求”,要求店鋪開通“拼多多消費者體驗提升計劃”。相關介紹顯示,開通這項計劃的店鋪不僅能獲得流量支持,還能享受退換貨補貼。對于小件商品,拼多多會提供基礎運費補償(物流首重費),對于大件商品,除了基礎運費補償,還會提供26-120元不等的大件額外補償。

  相對于運費險,“拼多多服務體驗提升計劃”的收費標準也更靈活,會參考店鋪近期的交易、售后、服務等給消費者的綜合體驗來確定單筆服務費用。商家劉磊已經參加該項計劃,他提供的收費記錄顯示,單日的服務費經常會有變動,其11月6日的服務費為0.27元,8日就變成了0.16元。

  京東和抖音也對運費險進行了升級。

  京東不僅聯合保險機構將運費險單價下調至少10%,還提出“一單多賠”等亮點。京東保險板塊與京東物流緊密合作,通過“合單”取件的方式,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幫商家降低成本。從10月18日起,抖音也開始提供運費險優惠政策,其通過與多家快遞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優化配送運營模式,有效降低物流費用,進而減少保險費的保費,目前減幅已經達到10%到40%。

  “標配”運費險的時代,或許就要過去了。

  本文來源于最話 FunTalk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電商,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