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物流那些事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押注美團閃電倉:有人轉型成功,有人難回本

  “近期,不少投資人和機構重新給美團閃購給予正向估值,PS(市銷率)3~5倍。”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雷峰網,中概股最好的時候,美團股價進入400+巔峰。彼時,業內多采取的是分類估值法,給予所有業務對應估值,再通過加權得出美團整體估值。但過去兩年,行業環境風起云涌,業內對中概股公司采用的更多是整體估值法,美團閃購不僅沒有給美團整體市值帶來正向影響,甚至被作為負資產看待。然而,近一段時間,美團閃購的價值在重新得到認可。這其中,除了外部環境的變化,也離不開美團閃購自身進展。熟悉美團的投資人蕭峰表示,美團閃購的UE模型二季度已經打平。當下,美團閃購業務幾乎是美團零售戰略最成功的實踐之一。

       這個業務依托于美團強大的配送網絡,試圖滿足消費者除了餐飲之外的即時購物需求。以美團閃購為代表的即時零售行業至今還處在增長期,行業仍保持著20%以上的增速,這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格外顯眼。除了美團之外,餓了么、京東、抖音等平臺紛紛在進行重點布局。率先實現盈利的零售業“老前輩”山姆,給行業添了一盞照明燈。于是,更多大牌商家,如名創優品也紛紛變成入局者。今年10月,美團、餓了么先后舉辦了“即時零售”為主題的大會,并宣布了未來三年的目標:一個做倉,一個做品牌。京東整合了京東到家和小時達為京東秒送,京東七鮮今年整合了前置倉業態,近期更是發出“比價、降價”宣言,試圖挑動對手的神經。平臺喧囂之下,投注即時零售賽道的商家現狀如何?發展幾年后各平臺規模多大,市場格局怎么分布?

  01

  進入擴張期,水分慢慢擠

  6年前,美團上線閃購業務。這個業務增長最好的時候是2021年。當年二季度,閃購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超過140%。這個時期,美團快速入局增長較好的藥品領域。此后又將品類快速拓展至美妝、3C電子產品等。2022年一季度,美團閃購訂單量同比保持增長近70%。酒水品類也是美團這兩年在努力的方向,開拓了自營酒水倉歪馬送酒。了解美團的人士張凡提及,酒水屬于絕對值不高但增長較快的,目前被美團單獨拆分來做。之前美團打算做水果品類,但是找了一些供應商都沒扶持起來。后來才選擇做酒水。美團閃購出現在美團財報里往往伴隨著“增長”字眼。2023年整體美團閃購訂單量還保持著40%的增長,2024年前兩季度這個數據被隱去。零售是薄利業務,這是一個行業共識。當美團步入這個領域的時候,“能否賺錢”是整個故事奏章必須要撥動的弦。2024年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美團首次提及,閃購的AOV(單均價值)已轉為正值。二季度,美團方面再向投資方透露,美團閃購UE模型已經打平。這讓一些投資方看到了一點苗頭,并開始給這個業務正向估值。美團閃購負責人肖昆曾在2023年9月的美團即時零售大會上宣布,過去四個季度美團閃購交易規模達1750億元。雷峰網從多方獲取的數據顯示,近期日均訂單量約900萬單,美團閃購的整體客單價在80元左右。以此數據估算,其年交易額在2500億元左右。2023年9月,作為美團閃購業務負責人的肖昆被提拔為美團副總裁,此前肖昆和王莆中在百度就有過交集。肖昆2018年加入美團,2020年11月開始負責美團閃購業務,是閃電倉模式最重要的推動者。多位接近肖昆的人士表示,肖昆本人對業務喜歡親力親為,時常奔赴業務一線,直接參與客戶談判。2024年美團即時零售大會上,王莆中和肖昆的發言環節基本都在談閃電倉。平臺看到陽光的時候,參與到即時零售這個賽道的商家們有什么感知?北京地區,樂購達(原佳美樂購)是第一批做美團閃電倉的品牌之一。2020年幾個創始人團隊開著四五家社區超市,順應平臺發展方向和疫情期間爆發的需求,開啟了轉型之路。此前一個門店月訂單銷量從幾千單到上萬單,現在一個倉月銷量在2萬單到3萬單之間。在北京的月銷售額平均在100萬元左右,一個倉最高銷售額能到150萬元到160萬元間。一個倉能容納的商品可以達到6000~7000SKU,比之前同樣大小的超市門店SKU翻倍。樂購達先是在北京區域密集布倉,到2023年初開了近30個倉,到2024年北京地區開了58個倉。2024年5月后,樂購達開啟多省市規模擴張。

  2021年,樂購達先在湖北武漢上線了兩個倉,進行了異地擴張試水。但異地擴倉也不簡單,尤其是供應鏈的建設絕非朝夕之間能完成的。此后兩年間,樂購達僅在武漢新開了2個倉。直到供應鏈和品牌做起來,樂購達才開始進行規模化擴張。今年5月開始,樂購達先后在北京鄰近的城市天津、石家莊、廊坊、唐山等地區建倉,之后又以北方為主要陣營,快速向河南鄭州、山東青島、吉林長春、內蒙古呼和浩特、江蘇南京、上海等城市覆蓋。樂購達聯合創始人史洪海告訴雷峰網,樂購達目前已經覆蓋18個省市,接下來還會在銀川、合肥等城市上線。如今,樂購達已經從曾經十幾個人的小團隊擴張到700人,變成美團閃電倉的頭部品牌,目前開倉總數超過100個。樂購達是較早入局閃電倉,并轉型成功的案例。有人乘風破局,亦有人投身其中,難回成本,后關倉收場。即時零售行業人士陳先生在前兩年也看到了閃電倉的增長機會。2022年起投入其中,自己開倉,在一二三線城市都做過閃電倉。陳先生陸續投入了幾百萬,但并非人人都能抓住市場。他告訴雷峰網,2023年投入的成本基本沒有收回。后來陳先生選擇了退場止損,在2023年底之前把之前經營的倉關掉。在他身邊,還有不少朋友繼續在做閃電倉,如果現在退出,預計會虧掉投入總成本的三分之二。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多個行業人士提及,即時零售領域有前景,但已經不適合小白玩家。陳先生解釋,這里的小白玩家是指沒有成熟供應鏈和豐富資金的待入局者,二者缺一不可。美團閃電倉進入了高速擴張階段。王莆中在今年的美團即時零售大會上曾宣布,在現有3萬倉基礎上,到2027年美團閃電倉將超過10萬個。了解美團閃電倉的人士張家明亦提及,美團閃電倉項目已經開展4年多,但上述提及的3萬倉,大部分倉都是在這兩年之內開的,快速開倉之后亦不可避免伴隨一定比例關倉。“春節之前估計會關15%的倉。”

  02

  穩擴張,要算好成本

  目前倉擴張模式大多采用單體加盟的方式,包括美團自有的松鼠便利、樂購達采用的都是這種形式。母嬰零售品牌憨豆奶爸做即時零售兩年,目前門店總收入中來自即時零售部分收入占比在40%~50%。其創始人霍俞橙告訴雷峰網,目前公司共有十幾個店和少量倉,大部分是加盟店/倉,往后擴張以加盟模式為主。樂購達除了北京的58個倉是直營,其他城市的都是通過加盟方式開倉。未來的目標是,三年開500個倉。目前已開倉100個左右,今年底能完成120個左右。平臺和商家擴張亦更加謹慎,需要進幾步停兩步。

  熟悉美團閃購的人士李坤透露,今年松鼠便利原計劃在6月前開設到6個1000平米左右的中心倉,但是后來開到4個中心倉后放緩步伐,其中也是為穩步擴張考慮。歪馬送酒亦在9月放緩了開倉的步伐。中心倉是為了更好地支持接近消費者的閃電倉,一般一個中心倉可以覆蓋十幾個閃電倉。

  李坤表示,只有40%的單體加盟店老板賺錢并對結果滿意,還有20%能賺錢但不滿意,剩下的幾乎都面臨虧損。松鼠便利單體加盟一個倉成本是四五十萬元,品牌方給加盟商的預期是3~6個月可以收回投入成本,實現盈利。不過實際經營過程中會有些差別,可能需要放寬時間。史洪海告訴雷峰網,在北京地區開直營倉的成本在100萬元左右,外地擴張目前采用加盟模式,一個加盟倉成本在80萬元左右。樂購達估算的投資回報期是在一年半左右。就成本來看,除去品牌加盟費、保證金、開店服務費、運營費、貨架設備費等,最主要的是貨款,6000-6500SKU貨款價格約50萬元左右。

  而7000-7500SKU則需要55萬元~60萬元的貨款。史洪海稱,收回一個倉的整體成本投入大約需要一年半的時間。他表示,現在按每天的營收和成本來算,加盟店都能盈利。很多加盟店每個月的營業額在六七十萬左右,個別門店能上100萬元。多方行業人士認為,投資倉需要瞄準投資回報期,做好延長期限收回投資的一個準備。

  目前,即時零售平臺方采取的是抽傭模式。史洪海告訴雷峰網,現在美團、京東、餓了么各家平臺的抽傭比例在5%左右。商家選擇自己配送的話,傭金則會提到6%。配送成本上,史洪海提及,現在一二線城市一般每單配送成本平均值是7塊錢,有的城市會便宜1塊錢,例如鄭州。

  霍俞橙表示,重慶由于地勢因素,配送費會比一般城市高,每單在9元至10元。密集開倉之后,樂購達還在北京孫河建了兩個3000平米左右的中心倉:一個食品倉,一個酒水飲料倉。一個中心倉有35個人在管理,主要有負責分揀、搜貨、上架、核對等工作。這意味著,一個中心倉的成本不低。

  圖源采訪對象五六百公里之內的食品都是從中心倉發貨;酒水飲料倉則主要針對北京地區的直營店,一些離北京較遠的城市就在當地解決供給問題,湖北武漢2021年開倉,用的就是當地供應商供貨。張家明稱,未來的閃電倉會有多種形式,不光原來的綜合倉,還會有美妝倉、醫療倉、寵物倉,或許還會有3C 數碼倉垂直品類倉。像寵物倉,可能一個倉只需要五六十平米的面積就夠了。做母嬰零售的憨豆奶爸旗下倉和店面積有20平米到400平米的,店面相對靈活。

  03

  卷入低價,商家賺錢變難

  “每個地方競爭都很激烈,店(倉)的密度變高了,還有些品牌熱衷打價格戰。”史洪海如此形容當下的超市閃電倉市場現狀。即時零售行業人士李章反饋,像長沙這樣的城市,很多商家早前就在做倉,市場空間已經被占去了,后來者就比較難搶市場。閃電倉這種模式,一個倉服務的也是周圍3~5公里,若別人提前把位置占了也意味著市場被占了。

  史洪海向雷峰網表示,不同城市開店的成本結構是相同的,在一些城市會特別卷,例如像鄭州這樣的城市,超市零售店很多,人均收入則相對低。即時零售行業亦無可避免地卷入了低價競爭。霍俞橙告訴雷峰網,各平臺、門店之間都在比價、壓價。在即時零售平臺上大家拿來“殺價”的是一些暢銷產品,毛利率普遍偏低,要想后續持續發展還需要高毛利的產品支撐。“打價格戰往往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史洪海表示,之前超市零售閃電倉商家“殺價”一般都是從快消品開始。行業環境疲態的背景下,消費者花錢都會先想一想、比一比。尤其是超市零售這種比較成熟的倉店形態,競爭也更加激烈,利潤會比之前差。“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全國的新店、老店客單價都會下降。”史洪海告訴雷峰網,整體客單價今年比去年下滑了10%左右,還有下降趨勢。拿北京舉例,客單價最高的時候是55元的水平,現在只有50元出頭了,其他城市客單價在45~48元。

  陳先生告訴雷峰網,全行業來看,閃電倉領域全國客單價在40元左右。這是一個平均情況,不同城市會有一些差別,50元的也有。美團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亦提及到,即時零售客單價存在下滑趨勢,但是對單均價值(即指AOV)影響有限。多個超市品牌財報亦有提及客單價下滑的趨勢。整個零售行業正在受客單價下滑的困擾。史洪海認為,打價格戰都是一時的,堅持不了多久,最終還是要看產品和運營實力。閃電倉到了拼團隊、拼專業的階段,選品、運營這些都需要幕后的強大團隊支持。像個人老板,沒有這些時間和精力去做這樣的專業運營能力。他提到,樂購達的核心競爭力還是在網貨上,主要的進貨渠道是1688。拿食品這個業態舉例,之前一部分是從線下超市直接轉到線下,還有一部分叫做淘寶本地款。“淘寶上買東西可能兩三天才能到,現在我們提前從1688上采購商品到自己的前置倉里,30分鐘就能配送到家。”

  未來提升方向是產品優化,具備快速觸達消費者的能力。樂購達有個全國數據優化小組,專盯美團、抖音、1688等平臺上銷量較好的產品,將這些平臺上近期賣得好得產品快速同步到后臺。史洪海告訴雷峰網,四五線小城市暫時不會去開發,即便開發了單量亦相對難上去,但是全國重要的地級市都可以做。對樂購達而言,百貨,包裝食品這都是重點,生鮮很少,只有一小部分水果。這是他們長期選品的規則,生鮮損耗大,對超市零售商家來說是能不碰就不碰。“即時零售紅利期延續時間就這兩年了。”霍俞橙認為,即時零售發展了這么多年跟其它行業發展階段類似,最終亦會步入紅海。多位人士提及,閃電倉最賺錢的時間還是疫情期間,當時供不應求有一波紅利,之后越來越多中小玩家入場就沒那么掙錢了。就全行業來看,2021年和2022年開倉,大家普遍可以掙到錢,但是2023年和2024年開新倉則普遍較難掙到錢。

  隨著今年連鎖品牌商入局閃電倉的趨勢加強,實體商超、零售品牌這類專業玩家在增多。像名創優品這樣的品牌開始去挖掘這塊市場。對具備供應鏈的品牌來說,或許有一些拓展空間。從各大平臺入駐的商家情況來看,目前定位到北京、上海等不同區域后,也不是每個地區都有連鎖超市和品牌門店。這兩年出現的閃電倉品牌補了一部分即時需求。接下來或還有一些填補空間。

  04

  平臺角逐:3個頭部+N個玩家

  商家搶奪市場背后,平臺的角逐更加引人注目。2010年,O2O概念出現,外賣、即時零售都可以用這個模式概括。當年,美團剛剛成立,餓了么成立兩年,此后多年間,外賣競爭打的如火如荼。五年后,京東推出京東到家。又一年,京東到家和達達合并,將生鮮O2O平臺京東到家和達達物流進行整合。

  2018年,美團推出美團閃購。在此之前,京東到家可以說是即時零售領域的最大平臺。目前,從日單量和交易規模來看,美團閃購躍升為即時零售的行業龍頭。美團閃購大力推進的閃電倉模式也代表了行業的一個趨勢。除了美團閃購之外,即時零售賽道還有京東、餓了么、抖音小時達等多家平臺在加碼試圖分一杯羹。公開數據顯示,京東旗下即時零售平臺“京東秒送”交易額在700億到1000億之間。2023年一季度,達達財報曾公布,截至當季度京東到家(后更名“京東秒送”)年交易額達700億元,此后達達財報不再披露京東秒送交易額。

  熟悉餓了么的人士王修平向雷峰網透露,餓了么整體訂單量在2500萬~2600萬單,即時零售占餓了么整體規模的10%-20%,日單量約三四百萬單。以此數據為依據,餓了么即時零售大約是美團閃購的五分之二。今年10月,美團和餓了么先后舉辦了以即時零售為主題的大會,都定下了一個不低的新目標。美團宣布到2027年要開10萬家閃電倉,并且閃電倉部分交易規模達2000億元;餓了么則宣布,未來3年要開出10萬家“近場品牌官方旗艦店”。不過王修平提到,餓了么方面也在學美團做閃電倉模式,此前做過一些調研。餓了么CEO韓鎏表示,餓了么將專注建設好“符合餓了么特色的即時零售”,這是三大戰略之一。據悉,目前餓了么品牌官方旗艦店超過2萬家,合作品牌方包括農夫山泉、飛利浦、青島啤酒等。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在今年曾提及,閃電倉是即時零售的特色供給,他首次在美團即時零售產業大會上將倉和店的概念進行了區分解釋:店是為消費者進店以后的購物體驗去設計的,要考慮它的動線,考慮貨架之間的關系,考慮消費者的美觀燈光;倉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即時零售依托的是個能夠撿出貨的倉,不管這個倉以什么形態來體現。王莆中還表示,同樣大的面積,房租成本可以更低,倉陳列的SKU則可以更多,從而帶動坪效(營業額/門店營業面積)。

  雷峰網經過訪問調研后發現,倉可以通過多SKU取勝,讓用戶通過即時零售買到任何可能需要的東西,這是大多數超市便利閃電倉的方向;也有通過少的SKU取勝,將已經驗證的爆款產品通過即時零售平臺更快速的到達消費者手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山姆前置倉,一個倉的SKU在1000個左右。今年以來,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也動作頻頻,今年5月京東合并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達為“京東秒送”。之后在京東APP給京東APP讓出了一個較大的流量入口。目前,京東APP中間位置和頂部都給了“秒送”流量入口。京東還在即時零售領域發起了一場主動比價。11月15日京東旗下“7FRESH生鮮”公號發布了“便宜10%!對手敢跟七鮮就敢繼續降”的宣戰文。京東七鮮推出了一個“擊穿價專區”,標出這個區商品比其他平臺平均便宜了10%。并提及,對手跟價七鮮會繼續降價。此前,京東七鮮嘗試在北京開前置倉業態,并將超市和前置倉進行融合。

  京東秒送為了換取用戶轉化和訂單量,犧牲了部分履約服務收入,帶來的結果是整體收入下滑。達達集團11月13日發布的2024年三季度財報顯示,三季度收入同比下滑7%,其中達達秒送收入增長,主要在于京東秒送平臺收入下滑了39.6%。原因之一,2024年2月以來,京東即時零售方面全面推出滿29元減免配送費的策略,導致履約服務和其他收入減少。

  這種犧牲收入的做法,短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長期來看或許還有待商榷。根據達達財報,第三季度達達秒送配送訂單量有36%的增長,京東秒送月交易用戶實現了翻倍增長。行業人士陳先生認為,京東此前以KA商家為主,包括通過投資的方式引入了一些超市,像永輝,以及沃爾瑪這樣的連鎖品牌。這種合作方式跟一般商家入駐平臺的模式有較大區別。餓了么此前也有這種特點。據雷峰網觀察,在大型連鎖超市上,同城市地區京東、美團、餓了么的即時零售購物推薦會有一些差別,但大多數連鎖超市在三個平臺都有外賣服務。從超市側看,不少超市公布的2023年度財務業績都出現了收入下滑的情況,不過線上收入比重在增加。永輝財報顯示,2023年來自線上的收入占總收入比重超過20%;高鑫零售截至2024年3月底的年度業績顯示,來自線上的收入占總收入的29%。高鑫零售此前有36%的線上收入是來自自有的APP,從2024年起在加快拓展第三方銷售平臺。

  前述閃電倉品牌樂購達在三家平臺上線了外賣服務,不同平臺占比有所差別,美團、餓了么和京東的收入分布分別是70%以上、25%、3%,還有少數來自抖音小時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史洪海向雷峰網解釋,抖音是爆品邏輯,與閃電倉來業態不是特別匹配,一些美食品類銷量還可以,例如小龍蝦。前述熟悉美團閃購的人士李坤稱,在閃電倉供給方面,美團占領的市場份額較大,基本在70%以上,餓了么25%左右,京東是1%到2%。前述母嬰零售品牌憨豆奶爸大部分收入來自美團。其創始人霍俞橙告訴雷峰網,目前同時也啟動其它餓了么、京東到家平臺協同發展。有行業人士還提及,美團的即時消費用戶體量也是三家里最大的。

  有用戶才能開拓市場,這也是為什么京東要開放京東APP流量給秒送,并采取降價、減免配送費等多種手段吸引用戶。前述了解美團的投資人蕭峰表示,美團閃購現在的整體訂單增速在35%~40%之間。作為對比,最近的三季度,京東秒送訂單量增長是36%。2021年的閃購大會上,美團曾透露,即時零售未來的1萬億市場中,美團的目標是拿下其中的4000億市場。從目前實踐的結果來看,美團希望閃電倉能做到美團閃購整體交易的一半。

  這塊蛋糕切分還在進行中,市場格局仍然還有變化的可能性。除了美團、餓了么、京東三個頭部玩家,抖音小時達、淘寶小時達等多個玩家也在搶奪市場。垂直生鮮領域亦有樸樸超市、美團的小象超市、叮咚買菜等多個玩家競逐,已經上市的叮咚買菜的2023年年交易額為220億元。眼下的一個事實是,即時零售正在成為美團繼外賣、社區團購、到店之后的又一場新戰事。

 注:文中出現的人名蕭峰、張凡、張家明、李坤、李章、王修平為化名。

  本文來源于雷峰網出自物流指聞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倉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