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快遞公司的第三季度業績已經全部出爐了,但關于數據背后隱藏的行業變化和公司戰略打法的討論仍在持續:行業明確“反內卷”后,有了哪些變化?各大頭部企業又有了哪些新的動作?價格戰是否已告一段落?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話題。回顧前三季度的快遞江湖,順豐在凈利潤方面繼續領跑,中通盡管在業務量保持著領先,但凈利潤和市占率均出現了下滑。韻達與申通之間的“爭三大戰”依然激烈,兩者業務量差距僅有8億件。在單票收入方面,韻達和申通的降幅最大,而中通和極兔則保持穩定,變化不大。但相比上半年,韻達和申通在三季度的單票收入下降幅度有所減緩。
1)中通利潤下滑,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搶占。前三季度,中通的凈利潤達到64.41億元,雖然在“通達兔”中仍然是最高的,但相比去年下降了1.6%。市場份額也從21.19%降到了19.67%,減少了1.52個百分點。中通失去的市場份額正被極兔、申通等競爭對手迅速搶占。最新的業務指引顯示,基于不做虧本快件的原則,中通將2024年的包裹量預期下調至337億至339億件,同比增幅預計在11.6%至12.3%之間。 2)申通業務量增速最快,緊追韻達。前三季度,申通的業務量增速最高,達到了30.77%。緊跟其后的是極兔(29.8%)、韻達(27.71%)和圓通(25.99%)。隨著申通的快速追趕,它與韻達之間的業務量差距縮小到了8億件,“爭三大戰”依然非常激烈。3)持續多年的“價格戰”有所緩和。雖然前三季度整體單票收入還在下降,但三季度相比上半年,韻達和申通的單票收入下降幅度有所減緩,分別減少了1.2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中通的單票價格則基本保持穩定。業內人士指出,盡管以價換量是過去行業最重要的策略,但隨著行業明確“反內卷”、成本降低的難度日益增大以及快遞分層產品的涌現,這一策略的效力正在逐漸減弱。因此,快遞公司在構建新的擴張邏輯時,不應只盯著價格,還應注重成本優化和提升服務質量,特別是在末端環節。接下來,再細看各家企業的經營變化:順豐:調整戰略和管理機制,三季度凈利增長超三成今年,順豐在戰略規劃和市場定位上進行了重要調整,明確提出了“加速行業轉型”的方向,推動全網從傳統的“賣標準化產品”模式向“賣行業解決方案”轉型。與此同時,順豐也對其管理機制進行了重塑,由過去的“強管控”模式轉變為支持前線運營的模式,通過賦予前線更多的自主權,并結合緊密相連的激勵機制,有效激發了一線團隊的活力。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68.61億元,同比增長9.44%;歸母凈利潤為76.17億元,同比增長21.59%。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收724.51億元,同比增長12.07%;歸母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增長34.59%,凈利潤繼續呈上升態勢。
中通:正積極啟動計劃,重奪市場份額今年,中通一方面加大了對服務品質的投入,大力拓展散件市場,并希望能夠跳出“通達”,形成有差異化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中通試圖擺脫低價競爭,并以此提高加盟商的盈利能力,增強網絡的穩定性。然而,這對中通來說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在價格上稍有放松,市場份額便迅速被競爭對手搶走,同時利潤表現也不盡人意,整體下滑了1.6%。在最近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中通董事長賴梅松表示:“正積極地啟動計劃,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重奪市場份額、擴大在業務量方面的領先優勢并實現合理的盈利水平。”因此,未來中通可能會調整策略,在業務端采取行動以應對競爭。
圓通:營收增速保持領先,“以價換量”相對成本較低圓通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二,僅次于中通,與第三名的市場份額差距也維持在大約1.5個百分點,“老二”位置比較穩固。今年,圓通提出“兩手抓”的策略:一是深化數字化應用和運營改革,以降低成本;二是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業務,包括建設貨運機場和利用先達國際的資源,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從整體表現來看,前三季度圓通用下降5%的單票收入實現了26%的業務量增長,即以較小的價格降幅換取了較高的業務量增速,體現了其“以價換量”策略的低成本優勢。
韻達:改革求變,業務量增速勢頭強勁自今年以來,韻達的業務量增長勢頭強勁。前三季度,韻達實現營收349億元,同比增長10%;業務量達到169億件,同比大幅增長28%,市場份額也提升了0.61個百分點。這些成就得益于韻達在數字化轉型升級和運營變革上的持續努力。今年以來,韻達在網絡建設、網格倉建設、集包倉建設和運輸管理等多個方面加大了投入,形成了規模化效應,提高了各個環節的運營效率,進一步優化了核心成本,從而有力推動了業務量的增長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申通:擴產能、優化服務,衛冕行業“增長王”過去幾年,申通的變化和進步有目共睹。從加快轉運中心的直營化改造,到實施三年百億產能提升計劃,再到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和優化服務,申通一直在全力推進運營改革。這些改變也讓申通的業績大幅提升。前三季度,申通的業務量增速達到行業最高的30.77%,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95.2%,發展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極兔:產能擴容+深耕產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今年以來,極兔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變化也很大。在中國市場,極兔的營收和業務量增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前三季度,極兔的包裹量達到138.87億件,同比增長29.8%,市場份額上升到11.22%,增加了0.67個百分點,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
同時,極兔在國內的動作也非常頻繁。一方面,極兔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極兔開始有意拓展產業帶客戶,對服務模式和寄遞流程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總體來說,快遞行業的“淘汰賽”還遠遠沒有結束。隨著“以價換量”策略的效果減弱和監管政策的趨嚴,未來的關鍵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尤其是在末端環節,網絡的穩定性和提質降本的策略將成為快遞公司長期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