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DELIVER, WE CARE!
7月10日,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閉幕式上,簽約了一批人工智能重點項目。其中,上海順豐醫藥供應鏈控股有限公司(后簡稱“順豐醫藥”)與普陀區政府就“順豐醫藥阿爾法數字地網”項目(后簡稱“數字地網”項目)正式簽約。普陀區副區長徐樹杰、順豐醫藥總經理周舜、順豐醫藥首席運營官宋軍出席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現場
衛生健康領域的人工智能是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重點聚焦領域之一。而“數字地網”項目的正式簽約是普陀區聯動區內重點企業,發展智能經濟、建設智能社會的重要舉措之一。這一項目未來將在全國范圍內綜合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打造一張智能化的醫藥流通供應鏈的數字網絡,項目投資總額達2.5億元。
何謂一張“數字醫藥地網”?就是通過建設數字一體化倉儲運營平臺,驅動覆蓋全國的醫藥地網高效聯動。順豐醫藥已在全國11省市布局了12個自建智慧醫藥倉,全部具有藥品第三方存儲資質,符合GSP監管要求。倉儲總面積合計約21萬平方米。
已布局智慧醫藥倉區域分布
“數字地網”項目,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智慧物流技術手段,實現“醫藥地網”范圍內倉儲、零揀、配送全流程“可視”“可控”。
“可視”對消費者而言,意味著醫藥供應鏈更透明、更放心。在“數字地網”項目里,物聯網的應用無處不在。藥品的配送不同于一般物品配送,藥品的儲運要求更高。為此,順豐醫藥還建設了物聯網平臺,實現了倉庫、運輸車、冷藏柜、保溫箱、記錄儀等設備安裝并實現物網相連。
“我們還采用了智能包裝材料,不僅在溫控時長上可以實現12小時延長至72小時,還可以通過生物標簽核查藥品超溫情況,并且實時反饋到系統后臺,未來消費者在手機端的運單界面也可以實現全程可視化監控。”順豐醫藥總經理周舜向記者介紹到。
智慧醫藥倉
“可控”則意味著醫藥供應鏈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服務更精準。智能設備、智能算法在這張‘網’里隨處可見。無人倉、現代化智能倉儲設備的使用降低了倉儲運營人力成本,選址算法、運輸算法、“最后一公里”配送算法等匹配出最優路線,實現了人貨場的最佳組合,不僅速度更快,還降低了運輸成本。“1個6L左右醫藥冷藏箱配送到家的價格在100元左右,通過我們的智能算法后,可以將價格下降30%。”順豐醫藥首席運營官宋軍告訴記者,未來,在數字地網全面建成后,還將進一步降低單價,讓利于民,讓制藥企業、藥品流通企業以及消費者享受更加實惠的醫藥供應鏈服務。
順豐集團早年就在醫藥第三方物流領域積累了不少資源,順豐醫藥自2020年9月注冊成立,匯集集團倉儲運營管理資源,并借助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賦能醫藥第三方物流。而順豐醫藥于今年3月正式安家普陀真如副中心,“數字地網”項目現已正式啟動,在目前已布局的醫藥地網基礎上,未來更將打造樞紐倉、省倉、前置倉三級智能倉體系。預計2023年后將建成自動化、智能化醫藥倉庫31個,倉儲面積達40萬平方米。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文章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