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即將過完,8月悄然而至,有件大事或許被大家忽略了——
前些天,《金華市快遞行業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發布。這是金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的浙江省首部預防性產業合規指引。《指引》列出了“實名收寄”“收寄驗視”“安全檢查”“信息保護”“人員管理”等29條相關提示,涵蓋了諸多方面。
例如,快遞企業及從業人員未按規定要求寄件人出示身份證件、未按規定查驗身份證件,未對客戶信息進行登記的,企業將面臨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處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將面臨十萬元以下的處罰…
這則消息發布的時候,大家的評論也基本分為兩派,有人激動,有人惶恐。
激動在于,有人認為,金華發布的浙江省首部預防性產業合規指引是一劑強心針、一顆定心丸,將為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可參考的規范及發展指引,引導行業有序良性發展。
惶恐在于,有人直言,干快遞錢掙得不多,事是真不少。網點只要有利潤有了錢才能搞好服務,如果現在都在茍延殘喘,還要我們干這干那,又要撂倒一大片。
為此,我們不禁思考:此次發布的指引將會帶來什么影響?又該如何按照指引的方向走?
今天,作者就跟大家來掰扯一下這個話題。
01
監管:定“規矩”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快遞行業合規指引,關鍵在于“合規”。但大家的注意力似乎更集中在紅色顯眼的抬頭上,以及各類罰款名頭上,卻忽略了指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定規矩”,罰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眾所周知,快遞行業的監管點多面廣,涉及了多部法律法規,且眾多條文還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規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律法規的到達率、知曉率。而此次發布的《金華市快遞行業合規指引》,更多的是將快遞行業的“不規矩”問題再次擺置臺前,給大家明確劃出了快遞企業經營管理的紅線。
基于此,金華發布的指引為何值得大家關注,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快遞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和主體思路的“定調”。
比如:有序競爭。指引中明確,快遞企業科學核算運營成本,特別在為電子商務平臺內經營者提供快遞服務時,不得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作出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的行為。
這一點無需多言,曠日持久的價格戰和惡性競爭,已經開始動搖快遞行業的根基,“撐不下去”的基層網點和“權益維艱”的快遞小哥所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必須要積極出手整頓市場亂象,從而化解潛藏的風險,規范和引導行業健康經營。
再比如:規范用工。指引披露了一個關鍵信息,快遞企業制定合法、規范、有效的規章制度。快遞企業與具備勞動關系主體資格的勞動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勞動關系,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快遞企業與不具備勞動關系主體資格的勞動者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保障快遞小哥的合法權益,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規范用工才能讓他們心里更有底,解決后顧之憂。
還有一條:信息安全。指引中提及,快遞企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制度。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寄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禁止快遞企業通過數據對特定客戶的購物頻率、興趣愛好等內容進行分析,并將相關數據或分析結果提交或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
這條要求對全行業健康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綜上來看,指引的初衷和信號已經非常明晰,就是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既順應國家的大方向,也是精細化推進屬地管理,這點毋庸置疑。
02
網點:要“守正”
市場與監管“兩只手”的同頻共振,快遞行業才能更加美好。
在“高質量”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以及行業競爭主線的絕對綱領下,“不守規矩”勢必會遭受嚴厲打擊,諸如惡性競爭、違規收寄、空包刷單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也勢必會成為嚴打、整治的重點對象。金華發布的合規指引,絕不會只是“說說而已”,也提醒了一部分快遞行業從業者,在市場競爭的方法上、手段的選擇上,要懂克制,有所為、有所不為,守正經營。
更何況,金華對于我們快遞行業來說可不是什么普通地級市,在快遞江湖的版圖上,金華(義烏)可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和“風向標”,這樣的快遞重鎮,其市場規范和治理的意義,不言自明。
其他地方或城市要想跟進類似政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在于:如何更好的界定,既能“定規矩”,又能讓行業從業者更好的“守規矩”?
作者的朋友安德華理出了的三個維度“指引”,姑且拋磚引玉。
1.因“地”指引
快遞(尤其是民營快遞)的起源、發展和成長,一直就有著地域性的不平衡。其中差距最明顯的幾個“不平衡”是——
一是地區不平衡。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與業務收入比重的差異明顯。
二是城鄉不平衡。城市網絡相對健全、密集,基礎設施更加成熟,縣鎮和農村的覆蓋率跟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2.因“遞”指引
遞者,遞送之服務也。在這個過程中,兩大維度不可或缺——
一是派件量,準確說是單位派件量;二是派送距離。相較于空間上的不均衡,企業之間的這種“不均衡”更甚且個體差異明顯,很難去進行量化性的比對。
雖然這些行為歸根到底都是企業行為,根本上還是取決于市場競爭。但既然要出臺指引,那么不妨借此對企業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引導或者要求。
3.因“季”指引
所謂“季”,意指淡季、旺季以及節假日等特殊時間段。業務淡旺季這個好理解,快遞公司在這方面的派費調控也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不再贅述。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監管思路,而身處全國快遞“暴風眼”的金華(義烏),一場監管風暴正全面襲來。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