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sao虎在线精品永久在线,韩国免费啪啪漫画无遮拦免费,精品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返回首頁

登錄 / 注冊

網站地圖

廣告 廣告

? 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新聞資訊 > 物流品牌 >正文
  • 閱讀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打造郵政新快遞!中國郵政真的變了

  近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在“2023央視財經論壇”上表示,中國郵政深化郵政生產要素內涵、提升要素組合效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全力發展中國郵政決勝未來的新質生產力,進而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那么,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劉愛力認為,中國郵政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方面培育能夠利用現代技術、適應現代高端先進設備、具有知識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勞動者;另一方面不斷豐富郵政數據資產、新興技術、創新模式等新生產要素。同時,持續應用大數據模型、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自動化和無人化設備等新勞動工具,打造郵政新金融和新快遞,為郵政發展提供核心動力,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


  具體而言,打造郵政新快遞物流,是指實現要素全面數據化,加速推進郵政快遞物流從“汗水物流”向智慧物流演變。同時借助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推動郵政快遞物流實現新轉變,重點強化客戶精準畫像、提升極致用郵體驗,實現客戶服務由過去的“等客上門”向“主動敏捷”轉變;強化終端采集設備全域感知、邊緣計算節點泛在連接、云端數據中心智慧計算,實現生產作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化、無人化”轉變;運營管理由“人工手動”向“智能自動”轉變;產業合作由“離線對接”向“生態協同”轉變。

  簡言之,就是中國郵政將實現新的轉變。目前,暫且不論在打造郵政新快遞物流的進展如何,2023年來,中國郵政確實變了不少。

  變化一:積極對接國際,強化全球服務能力

  2023年以來,中國郵政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如通過加強與國際郵政組織的合作、優化國際郵路、提高跨境物流服務水平等方式,提高國際競爭力。

  在與國際郵政組織合作方面,中國郵政做了不少努力。據不完全統計,劉愛力在2023年會見了芬蘭郵政、越南郵政、白俄羅斯郵政、伊朗信息通信技術部、伊朗郵政、澳大利亞郵政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并就電子商務、國際業務、跨境物流等方面分別與各組織達成了合作,以進一步推動中國郵政在全球的布局。

  在國際航線開通上,中國郵政密集布局了多條航線。11月7日10點13分中國郵政航空CF231航班從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起飛13點14分飛抵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標志著中國郵政“石家莊—東京”貨郵專線正式開通;9月27日“石家莊—首爾”后,中國郵政開通的從石家莊出發的第二條國際貨郵航線。7月11日,中國郵政大型寬體貨機“廣州?東京”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此次大型寬體貨機投入該航線運行后,單班載貨量將直接提升5倍,為中國郵政自主航空網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支點,開通歐美航線和構筑全球快遞貨運網絡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航空運力方面,中國郵政更是大手筆發力。2月11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與廈門航空全面戰略合作。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與廈門航空同時簽署了9架飛機購買協議,進一步擴大郵政航空機隊規模,支撐郵政速遞業務發展。9架飛機投入運營后,中國郵政將增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東南亞地區自主航空運能,加密航線,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國際快遞物流體系,提升在國際快遞物流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打通國際物流通道。


  年初,中國郵政又先后引進兩架大型寬體貨機,首架已于4月2日投入“深圳?大阪”國際貨運航線運行。第二架于7月11日正式投運,即“廣州?東京”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如今,兩架大型寬體貨機在廣州和深圳兩個國際機場“比翼齊飛”。

  7月20日,中國郵政兩架B777F投入航線運行。從國產運八到B737F、B757F,再到B777F,中國郵政自主航空機隊已具備覆蓋全球網絡的能力,必將在構建自主可控物流運輸網絡的進程中,更有力地服務國家“雙循環”戰略。

  此外,中國郵政還首次參與ISO國際標準制定工作,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郵政在產品服務和技術標準制定方面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不難發現,中國郵政的國際化布局正朝著越來越全面的維度出發,從國際快遞、海外分支機構到國際航空郵運,再到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其可以更好地滿足國內外客戶的需求,并推動自身的升級發展。

  變化二:時效不斷提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

  盡管中國郵政的網點遍布我國的各個角落,真正做到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郵政”,把民營快遞企業不愿意送的快遞,送到收件人手里。但多年來,其服務與時效卻飽受詬病。這些年,中國郵政一直在提速,也在改善服務,只是與民營快遞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中國郵政沒有放棄去探索,只是可能會來得有點遲。

  在時效提升上,根據中國郵政上半年總結時透露的數據顯示,省會城市間全程時限從年初2.41天縮短至1.82天,達歷史最好水平;西部地區建制村投遞頻次達標率提升至99.87%;特快和快包全程平均時長分別縮短14.9、12.4小時,時限達成率分別達94.9%、91.5%,創歷史新優。


  在產品打造上,今年以來,順豐、京東、菜鳥等紛紛加碼半日達、當日達競爭,將快遞時效之戰推向高潮,中國郵政隨即也行動起來——7月5日,郵政EMS推出了全新產品體系。在特快專遞外,新增了2項全新服務——即日專遞以及標準快遞。具體來看,即日專遞主打緊急物品當天寄當天到。官方表示,該服務適用物品包括著急給隔壁城市甲方的合同、想讓同城親友嘗鮮的水果、限今日內提交的各種材料等。標準快遞則主打高性價比,采用陸運方式,享上門服務,運費價格更實惠,首重(1kg)10元起,適用物品包括退換貨商品、箱包行李、日用品等。至此,郵政EMS形成3大國內寄件產品組合。

  在網絡覆蓋上,以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為例,中國郵政深入拓展郵快合作,快遞進村業務量17.9億件,代收代投社會快遞業務量3.1億件。同時加快客貨郵融合發展,28省郵政與交通主管部門建立政企協調機制,全國郵政進駐縣級客運中心282處、鄉鎮交通運輸服務站2250個、村級站點1.3萬個,開通交郵聯運郵路2749條,覆蓋3.2萬個建制村。

  隨著時效的提升、網絡的深入布局,中國郵政的業務量也穩步提升。根據《中國郵政報》11月25日報道顯示,中國郵政全網實現寄遞業務量45.6億件,同比增長20.9%;23個省級單位寄遞總收入正增長,西藏、新疆、內蒙古、青海、陜西、湖北、貴州、天津8個省(區、市)分公司收入增幅超過20%。

  變化三:用數字化武裝,傳統郵政綠煥然一新

  在數字經濟時代,唯有通過數字化技術改造自身實現升級,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拼得一絲生機。這個道理,作為“國家隊”的中國郵政也是懂的。

  11月6日,中國郵政與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雙方將重點在基礎通信、“5G+智慧郵政”、寄遞物流、渠道合作、會員體系、市場營銷傳播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實現深度聯合。

  在9月初舉辦的服貿會上,郵政EMS聯手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以“倉配數智化轉型”為主題,共同推出了科技智能創新成果“智能檔案服務中心”。

  7月初,中國郵政數字化處理中心推廣應用工程全國推廣開始啟動,數字化處理中心推廣應用工程是數字郵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團公司2023年數字郵政建設的重點工程。此前,該工程分別在江蘇、安徽、廣東、陜西4省郵政的8個處理場地進行了試點推廣。

  6月20日,中國郵政啟動全國首個“機器人+”AI寄遞解決方案。

  4月底,中國郵政明確了“網點+站點”數字化轉型工作要按照“明確職責、建立隊伍、強化運營、數字賦能、打造生態”發展思路,以“網點+站點”為運營核心,建立“郵政+郵樂”聯合運營體系,通過數字化賦能、專業化運營,提升“網點+站點”經營效能,強化三級物流體系支撐保障功能。

  4月25日,由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與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聯合開展的集團科技項目——園區末端智能投遞創新應用研究,順利通過集團公司評審驗收。

  因此,物流想要“快”,想要服務好,不僅需要夯實基礎設施底盤,還需要在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實現降本增效。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國郵政環節成本持續壓降,攬、分、運、投和管理五大環節成本分別壓降8.4%、17%、6.3 %、14.2%、14.7%;外包成本壓降2.35%。在數字化的加持下,傳統的郵政綠再次煥然一新。

  盡管當下中國郵政的各項產品、服務在落地的過程中,與民營快遞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今年以來,中國郵政在加快推進三級物流體系建設、規范化推動自提點建設運營、加強“網點+站點〞運營管理、以“三精〞管理縱深推進隆本增效、推進各板塊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全面發力,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變化,正朝著打造郵政新快遞的方向逐步邁進。

  因此2024年,中國郵政的發展還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來源于物流時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關鍵詞: 物流,行業,企業,發展,中國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