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4年的進程已過3/4,回顧社區團購行業今年的境況,從未見過如此折疊的局面。美團多多方面,持續關停低效區域,供應鏈端持續調升費率,并提高品控標準,資本已經給社區電商下定論——增長已達天花板,進一步降本增效,追求盈利是今年的關鍵詞,在此背景下,美團多多的中小供應商持續淘汰,頭部供應商盈利壓力增大。
區域平臺方面,面對團效下滑和外部競爭,持續深耕挖潛,區域平臺逐步分化出兩個主流模型,供應鏈驅動型和流量驅動型,前者擅長賣好貨,重點發力自有品牌,后者擅長把貨賣好,重點發力聯名品牌,兩者的共同之處在于,都開始重視獨家產品,打造獨具特色的差異化貨盤。資本團持續的降本增效,鮮少有新的大動作,反而是區域平臺更加活躍,陸續分化出商城團購平臺、團批、團店、直營團等細分業態,對比分析各類社區團購業態,我們發現,每個新細分模式的誕生,每次行業格局的變動,都會帶來供應鏈體系的演變。
本文作為“團購供應鏈變革”系列的開題文章,將梳理回顧社區團購近10年發展過程中,供應鏈體系的演變歷程。
01
供應鏈漸成體系
2014-2017年,社區團購萌芽,模式逐步成形。這一階段,經營品類以水果為主,這不得不提起社區團購的前身——“水果微商”模式,彼時,社群賣貨興起,賣家早期是在QQ群做推廣銷售,后來才遷移到微信群。在此過程中,賣家為了降低損耗,提高銷售效率,逐步演化出了預售模式,這正是社區團購模式雛形。你我您、知花知果,鄭州親果傾誠、深圳土地公等平臺,都是誕生于這一時期。早期的大部分地方團,尚未建立對產品的專業認知,還在摸索到批發市場找貨的門道。
彼時的地方團,都選擇以水果為切入品類,平臺對水果的判斷,還停留在鮮度、口感等基礎層面的認知標準。
2018-2019年,區域平臺全國開花,供應鏈體系逐步成形。
這一階段,社區團購經營品類,已經從水果蔬菜拓展到凍品、速食、母嬰、零食、綠植、日化美妝、家清、小家電、寵物周邊等品類,圍繞家庭一日三餐場景,客廳/臥室/衛生間/陽臺/戶外場景等,品類豐富度持續提升。有井有田、九佰街、小區人等知名地方團,都是誕生于這一時期,這一階段,團購供應鏈體系之所以拓展迅速,一方面是平臺選品專業度提升,能夠從批發市場、周邊基地、本地廠家等渠道選到好貨,另一方面,以開曼為代表的社區團購產業媒體和服務機構,通過產業大會、閉門沙龍等形式,組建行業交流平臺,為區域爆款在全國流通創造機遇,這一時期,誕生了一批專業的團購供應鏈服務商,比如長沙的云渠供應鏈。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有地方團平臺就曾探索拓展本地生活服務品類,上架了家政保潔券、空調清洗券等,由于服務標準不明確,家政公司履約質量不穩定,加上這類服務產品的消費頻次低,訂單少,不集中等綜合因素,本地生活服務類目成為團購平臺的邊緣化品類。
總得來講,這一時期,團購供應鏈的標準體系已經形成,商城團購平臺的供應鏈模型發展至今,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02
供應鏈競爭深化
2020-2023年,資本團入局,行業格局趨穩,供應鏈專業化。
這一階段,可以分為“疫情時期和后疫情時代”兩個部分,疫情時期,得益于“以社區為單位建群,線上集中開團銷售、無接觸配送”等模式優勢,社區團購承擔起白衣騎士的角色,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和淘寶買菜,也在2020-2021年期間陸續成立。資本團通過一分錢特價、常態化低價,擊穿市場,快速將社區團購賽道“催熟”,團購模式不到兩年時間席卷全國,2020年底,“社區團購九不得”出臺,在強監管政策監督引導下,資本團逐步規范經營行為和競爭手段。疫情時期,無論是資本團還是地方團,都是主攻水果蔬菜,凍品食材,速食調味,米面油等日常生活物資類目。
2023年,進入后疫情時代,這一年,資本團頭部平臺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均未實現預期增長目標,?多多買菜2023年GMV目標為2500億元,?實際完成約1900億元,?美團優選2023年GMV目標為2000億元,?實際完成約1400億元。?隨后,美團多多紛紛將減虧和追求盈利作為首要目標。
另一方面,區域團購賽道再度掀起創業潮,地方團擴張,團店突進,直營團跨城擴張,區域平臺合縱連橫。區域平臺之間,從流量之爭、團長之爭逐步升維到供應鏈之爭,面對社區團購本輪創業潮和擴張潮,越來越多地方團驚覺,批發市場貨盤已經失去優勢,紛紛開始轉向源頭直采,廠家直供,深入產地、工廠選品。
在選品標準方面,區域平臺的選品標準也在逐步提升,開始看重“原生態、植物基、高蛋白、綠色有機、健康無添加、低糖低脂低熱量”等特色產品,此外,越來越多的活鮮(水產海鮮類)、熱鮮/冰鮮(肉類)等非標品引入社區團購場景,社區團購正在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貨盤。為進一步提升供應鏈優勢,以有井有田為代表的地方團平臺,開始打造自有品牌,有井有田自有品牌青蝦仁,已經成為年銷2000萬的代表性爆款。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團店模式在全國鋪開,知花知果、九佰街、山總親選等地方團紛紛開設線下店,商城團購平臺線下化蔚然成風。
2024年,資本團提品質抓盈利,地方團融入主流零售,供應鏈競爭深化。
“持續減虧,提升盈利能力”是資本團2024年經營的主旋律,在這方面,美團優選比多多買菜、淘寶買菜表現的更為激進,美團優選上部分單品的品控標準甚至高于商超的品控標準,而且對供應商的抽檢頻次增加。據悉,今年春節后,美團通知供應商,要求明確凈含量,對不合理包冰、過度包裝、配重等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對于明顯不達要求的,會直接取消供應商資格。
區域平臺方面,經過持續的演化迭代,區域平臺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涵蓋果蔬生鮮、地標農特、非遺特色、網紅爆款、差異化標品、本地生活服務到文化娛樂等品類。越來越多的區域平臺,用獨具特色的貨盤,以直營團、融合型團店等形式賦能傳統商超、便利店和夫妻老婆店等,逐步將團購場景融入到主流零售場景當中。
經過數年的發展,區域平臺沉淀了一系列爆品,通過平臺開團,多平臺聯合開團,以及多渠道分銷,區域平臺掌握越來越多的區域獨家乃至全國獨家的爆款。比如鄭州親果傾誠,創始人連續三年深入全國各個原產地,發掘源頭特色水果,另一方面,通過定向種植,聯合農場、農業公司共同開發有機農產品,帶著這一套獨具特色的生鮮貨盤,親果傾誠重新殺回萬邦批發市場,設立選品中心,組建線下貨盤,為線下店擴張做產品儲備。
03
品牌商入局區域團購賽道
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為代表的資本團,入局社區團購賽道時,對標電商和O2O的擴張邏輯,以流量漫灌為核心策略,遵循極致低價的“爆品邏輯”,快速搶占市場,最大化覆蓋用戶。
行業增長放緩以后,開始對標商超(如美團優選升級明日達超市),以篩選和轉化為核心策略,遵循精選商品的“貨架邏輯”,通過提高品控標準,提升客單價,篩選優質客戶,資本團的戰略主線,從追求GMV體量轉向追求盈利的質量。
由于品控標準的提高,平臺補貼力度的縮減,以及關停低效市場,資本團頭部供應商、大牌廠家的盈利壓力加大,商品組織能力弱的中小供應商加速淘汰,越來越多的資本團供應商,開始轉向地方團、私域、視頻號等渠道,尋求多渠道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大牌廠家,開始布局區域平臺,他們或是從資本團擴張到區域平臺,或是從傳統渠道拓展到區域平臺。
區域團購渠道的最大特點是BC一體化,能夠幫助品牌廠家實現品效合一,據我們持續觀察調研,品牌商要想順利入局區域團購賽道,把握供應鏈變革紅利,目前有三個主要路徑。
1、“平臺VS品牌廠家”聯合推廣比如“河北兔喜的聯合推廣模式”,在開業拉新活動、常態化巡回地推、社群品牌日、會員日等場景,河北兔喜聯合廠家共同做推廣,比如開業拉新活動,廠家會派助銷人員現場推廣銷售,目前,與河北兔喜聯合推廣的品牌方包括海天、林家鋪子、維達等。
平臺廠家聯合推廣,能夠讓廠家的市場推廣政策,真正惠及消費者,通過現場品鑒/體驗和限時促銷活動,提升銷售轉化率,進而實現品效合一。
2、“平臺VS品牌廠家”聯名品牌比如“九佰街×竹林蛋”,就是典型的聯名品牌,每個月的九佰街會員日直播,一次就能銷售幾掛車的竹林蛋,而且竹林蛋通過九佰街,已經在全國的地方團渠道鋪開。此外,還有主打沂蒙山特產的社區團購供應商山姐,與廣州地方團林里生活,推出了“山姐良品X林里生活”的聯名款板栗仁。
3、品牌廠家協助打造平臺自有品牌比如“有井有田百萬單品”,青蝦仁、柴雞蛋、洗衣液等,都是聯合廠家打造的自有品牌產品,單品年銷量達到了百萬級甚至千萬級。值得注意的是,為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盒馬鮮生、胖東來等零售巨頭打造爆款的供應商,逐步浮出水面,他們正是分布在全國各個原產地、產業帶的超級工廠,河南的面點、北海的水產、贛南的臍橙、海南的芒果等等。值得欣喜的是,社區團購正在融入“超級工廠+分布式渠道”的全新產業鏈分工體系,越來越多的超級工廠,開始擁抱新渠道,陪伴新渠道共同成長。
04
結語
從爆品邏輯到貨架邏輯,從極致性價比到稀缺高品質,平臺模式的分化迭代與供應鏈體系的創新演變,總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對于品牌廠家而言,只有熟悉團購供應鏈體系的演化邏輯,才能理解平臺主流模式的升級規律,進而抓住團購供應鏈變革紅利。
本文來源于開曼4000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