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結束后,我國的快遞業務量增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反彈,可以發現從2023年2月份開始,快遞業務量增速就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從2023年全年來看,快遞業務量增速為19.4%,接近20%;進入2024年之后,可以看到3-6月份的增速均維持在30%左右,而上半年整體增速為23.1%。
從數據來看,快遞行業再次出現了繁榮景象,但實際情況真的是如此嗎?
快遞屬于我國經濟活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所以,研究快遞是不能脫離整體經濟環境這個大背景的,其中,電商行業的發展情況對快遞的影響更為重要,這主要是由于快遞80%以上的件均屬于電商件,所以快遞的興衰與電商是息息相關的。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2024年上半年,中國制造業的PMI指數整體處于50以下,說明國內制造業活動萎縮,處于不景氣的狀態,而制造業不景氣會對電商行業產生直接的影響。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2024年上半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市場增速為8.8%,處于較低的增長水平,說明疫情后電商行業的恢復情況并不盡如人意。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快遞的景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電商,為何疫情后這兩個行業的發展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快遞為何能做到在制造業和電商發展不佳的情況下依然欣欣向榮?
據雙壹了解,快遞行業也并非如表面一般光鮮,而是存在虛假繁榮的現象,而導致虛假繁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刷單,刷單雖然是行業中一直存在的現象,但自2023年以來,這個現象更為泛濫了,而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01
從宏觀角度看快遞行業已不具備高速增長環境剛剛已經提到,國民經濟的疲軟導致我國制造業、電商行業發展不景氣,而上游客戶的不景氣則會直接限制下游快遞業的發展,所以,當前快遞行業并不是處于一個增量市場當中,各龍頭企業只能在有限的件量規模之中展開競爭。
02
各快遞企業仍要維持較高的件量增速
在電商件增速困難的大背景下,各快遞企業的業務量增速目標卻并未下降,每家企業的市占率目標依然在逐年攀升,而這些傳導至網點端就形成了令網點不堪重負的任務量,據了解,多數網點的任務量依然是逐年增長的,且增幅基本都超過了20%,遠高于電商行業的增速。也就是說,當前快遞企業對業務量增速的設定與當前的行業現狀是相背離的。
03
網點無法完成業務量指標時只能選擇刷單
由于當前電商件自然增長比較困難,網點完成指標也是壓力重重,在這種情況下,網點為避免高額罰款,一方面只能低價搶奪同行的客戶,這就極容易導致同行間價格的內卷,最終大家都賺不到錢;另一方面,當網點無力搶奪同行客戶的時候,就只能通過刷單來完成任務了,雖然刷單也需要一定成本,但相比總部的罰款還是更為劃算的。所以說,網點為了完成總部不切實際的任務指標,不得不選擇刷單。
雖然刷單可以解決網點和省區一時的燃眉之急,但從長遠來看,它產生的影響是極為負面的。
對于網點和省區來說,刷單看似為其解決了指標問題,但會為其下個月甚至下一年帶來更為艱巨的任務量指標,屆時,網點和省區只能更加依賴刷單,而幾乎難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指標,據網點反映,某品牌快遞在某地區的業務量,有一半以上都是靠刷單完成的,長此以往,企業的發展將逐漸陷入到依賴刷單、自欺欺人的惡性循環之中。
而這也會導致另一個嚴重的后果——快遞行業的業務量數據失真,行業處于虛假繁榮的狀態,通過對比2024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和收入的增速圖,可以看出,雖然當前快遞業務量表現欣欣向榮,但實際的快遞收入增速卻不高,快遞營收的增速其實和電商行業的增速水平是差不多的,這說明當前快遞行業的營收增速更能反映行業當前的真實情況。
這表明,雖然件量是增加的,但收入并未增加,說明快遞行業當前出現了較嚴重的增量不增收的現象,而這種虛假繁榮現象的背后卻是無數基層網點在苦苦支撐,雙壹認為,快遞行業當前已經從高速增長期進入了平穩成熟期,與其通過刷單等行為來維持其表面繁榮,不如更深入的去修煉企業的基本功,加強網點的基礎和實力,以適應行業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來源于雙壹出自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