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供應鏈第一股”——怡亞通披露了2024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406.34億元,同比下降3.34%;歸母凈利潤4120.57萬元,同比下降42.12%。此前,怡亞通的歸母凈利潤已連續兩年出現超40%的下滑,雖然2022年和2023年營收分別高達854億元、944.2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只有2.56億元、1.41億元。2023年近千億營收卻只有一億多的歸母凈利潤,不禁讓人咋舌,而2024年上半年情況更加嚴重,歸母凈利潤繼續大幅下滑。
怡亞通成立于1997年,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企業,在2023《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排名158位;2007年登陸深交所,上市后在2013年至2017年迎來了近5倍的營收增長。在怡亞通董事長兼CEO周國輝看來,目前從事供應鏈的公司,一部分以做大宗為主,一部分以物流、進出口為主,還有一些做墊資,但“像怡亞通這種供應鏈+產業鏈+孵化器的商業模式,在中國沒有第二家”。怡亞通表示,公司已從原來以“采購執行、銷售執行”為核心的“供應鏈服務企業”,升級成為“整合型數字化綜合商社”,覆蓋國民經濟主要產業的上中下游全鏈條。
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受外部市場環境影響極大,近兩年,不管是上文所說的以做大宗為主的供應鏈企業,比如物產中大(2023年營收5801.61億元、歸母凈利潤36.1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85%);以物流、進出口為主的供應鏈企業,比如專注于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飛力達(2023年營收50.24億元、歸母凈利潤2180.44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9.74%)……這些企業雖然歸母凈利潤都在下滑、毛利率較低,但營收與凈利潤的背離情況沒有怡亞通這么嚴重。對此,怡亞通2023年4月時表示,由于公司分銷+營銷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業務、跨境和物流服務業務的快速增長,公司營業總收入取得較大幅度增長。由于快速增長業務的營業毛利率較低,對公司的利潤貢獻較小,品牌運營的毛利率受酒飲業務毛利下降、部分聯營企業的業績同比下滑、人民幣匯率變動影響,導致公司利潤下降。2024年4月,怡亞通再次表示,公司主要銷售收入來自分銷+營銷業務,由于分銷+營銷業務的營業成本包含商品采購成本、物流成本、倉儲成本及分銷費用等,所以營業毛利較低,進而影響公司銷售凈利率較低,符合行業特性。
2023年9月,周國輝預計公司未來盈利狀況時曾表示,“怡亞通未來一年至少要有幾十億的利潤,才能保證供應鏈這艘大船繼續往前走”“當下我們追求的,一是利潤貢獻;二是現金流;三是降低負債率。把這些問題解決,走向良性,企業才能夠可持續發展”。2024年上半年,怡亞通歸母凈利潤4120.57萬元,距離幾十億的年利潤目標很遙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437.99萬元,同比下降84.63%;截至2024年6月末,資產負債率為79.56%。利潤、現金流、負債率確實是怡亞通急需解決的問題。
怡亞通的“無邊界”發展,能否貢獻新的利潤增長?近年來,人們提到怡亞通總會質疑其跨界發展是“蹭熱點”。在周國輝看來,“怡亞通構建的是平臺,商業模式有定位、無邊界”“只要是我們有供應鏈基礎的產業鏈升級,我們都可能涉足”。怡亞通起家于IT行業,曾經歷多次轉型,2018年開始深度涉足酒飲等大消費領域。2021年7月,怡亞通表示,公司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快銷品分銷平臺之一,其中白酒業務的分銷業績曾突破100億元。為尋求更高的附加值,怡亞通自2019年開始探索品牌運營及生產領域,并選擇了醬酒賽道作為切入點,白酒品牌運營業務曾獲得出色的營收增長,但之后整個白酒市場遇冷,公司酒飲業務毛利大幅下滑。
近年來,怡亞通又將目光轉至科技賽道,宣布發力AI算力、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2022年11月,怡亞通與吉泰技術成立新能源商用車科技合資公司,以探索高附加值高毛利的業務機會,但當時兩家企業都沒有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和銷售經驗;2024年4月,怡亞通宣布公司與吉泰技術合作的新能源商用車目前正處于批量交付階段及訂單獲取階段。同時,怡亞通聯合新能源產業鏈不同角色的合作伙伴,共同開辟新能源基建(光儲充+)創新發展模式。2024年半年報顯示,怡亞通新能源光伏基建正在開發建設及儲備項目總規模超過3GW。怡亞通表示,公司在大科技領域積極投入,培植多個極具前景的“科創企業”,大力推動國產替代技術創新。目前已孵化十余個企業項目,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極。2024年上半年,怡亞通AI算力產業供應鏈業務實現營收3.1億元,同比增長11.5%;怡亞通半導體存儲分銷業務實現營收6.7億元,同比增長114.27%。
近期,怡亞通旗下子公司北京卓優云智科技有限公司與華為、超聚變、華鯤振宇、神州鯤泰等領先企業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已完成了多個AI算力平臺項目的交付實施。可以看出,怡亞通不斷調整業務,試圖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雖然一些項目能看出發展潛力,但目前給公司帶來的收益不大。怡亞通將公司定位為“整合型數字化綜合商社”,可能也想像日本綜合商社一樣以投資組合邏輯運營商業,注重新領域布局,通過多元化業務布局,在不同市場和行業中實現收入穩定增長,降低經營風險;未來希望橫跨產業鏈上下游,實現資源整合、增值和風險分散的效果。不過,目前怡亞通各個新產業之間沒有呈現大的協同效應,而且出現“講故事講不到最后”的情況,比如曾大力發展的智能機器人、供應鏈小微金融等業務現在都不太提起了。怡亞通勇于拓展新領域、開拓新利潤點雖然是優點,但需謹防廣撒網、不盈利、散而不深的情況。目前,怡亞通的其他業務仍處于下行狀態:2024年上半年,分銷+營銷收入381.8億元(同比下降1.95%),占營收的93.97%;跨境和物流服務收入15.1億元(同比下降29.76%),占營收的3.71%;品牌運營收入11.4億元(同比下降1.43%),占營收的2.79%。
目前發展重點:怡亞通傾力打造“小怡家”近幾年,怡亞通構建了“怡通天下”“怡通云”“怡亞通”等多個數字化應用平臺;2024年5月,怡亞通將“怡通天下”升級為“小怡家”,怡亞通一直強調“傾力打造中國最大的B2B數字化平臺‘小怡家’”來凸顯對小怡家的重視。目前,怡亞通尚未披露小怡家的營收數據。據介紹,與傳統的B2B模式不同,小怡家以數字化平臺為載體,聚合上游品牌方、各類供應商及其下游的大客戶、終端門店等多維渠道終端,通過一鍵營銷、一鍵裂變、一鍵覆蓋等強大的數字化品牌引擎能力,實現品牌直供終端,終端向品牌直采,共同獲得價值增長,構建一個商業共和、共贏生態,最終推動流通業實現數字化、扁平化、去中心化、共享化。
小怡家已聚合寶潔、聯合利華、瑪氏箭牌、樂事、加多寶、達能脈動、徐福記、雀巢、南孚電池、農夫山泉、元氣森林、自嗨鍋、滿婷等眾多知名品牌,擁有20萬+產品SKU,覆蓋10萬+終端門店,實現24小時同城配送。比如,怡亞通通過小怡家,為聯合利華實現由廠家直付費用給到聯合利華經銷商所覆蓋的終端門店,助力聯合利華整合促銷資源;除了實現把營銷費用直付到終端門店,小怡家還協助蒙牛乳業搭建貨品前置服務商網絡,可以根據不同身份以及區域終端門店訂貨需求,提供個性化倉儲配送服務,以末端派送網絡的“準時配”體系結合實現高效配送到終端,構建全方位的同城及跨城運輸體系,實現24小時配送。
在與連鎖便利店“喜洋洋”的合作中,喜洋洋將攜帶廣東區域百余家核心終端門店數據與小怡家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小怡家數字化品牌引擎將為喜洋洋提供深入的消費者購買習慣和需求分析,幫助品牌商、運營商、終端門店實現精準的商品調配和營銷活動;同時,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終端數據管理,提高貨品流轉速度,實現更高效的庫存管理和貨架陳列檢查。
怡亞通發展到了第三個階段在27年的發展中,怡亞通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著力于打造服務型、平臺型、生態型企業:1997~2007年:起家于IT行業的怡亞通,開創了廣度供應鏈服務,從0起步實現300億元規模,并于2007年登陸資本市場。2008~2018年:怡亞通提出“380計劃”(在中國380個城市建立深度分銷平臺,覆蓋1~6線城市),將服務型廣度供應鏈轉變為平臺型深度供應鏈。2018~現在:原來資金驅動的、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核心的供應鏈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怡亞通新時期的發展要求。為此,怡亞通進行了重構業務、重整組織,引入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
目前,怡亞通以“做大供應鏈+做強產業鏈+做盛孵化器”的新模式,構建共融共生的供應鏈生態,圍繞大科技、大消費、新能源不斷深耕。在新能源基建(光儲充)、半導體存儲、國產信創、AI算力、高純石英砂、品牌運營等方向不斷發力,打造集供應鏈平臺服務、產業鏈整合運營、品牌營銷、數字化商業、企業投融孵等多維一體、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整合型數字化綜合商社。怡亞通一方面持續做大供應鏈平臺,從提供采購、分銷、物流等基礎供應鏈服務,延展到提供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渠道創新、市場銷售等多維增值服務,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保量增量。
另一方面,公司通過整合多行業源頭原材料優勢,或提供多維一體的品牌運營服務,建立供應鏈平臺推動產業鏈資源共享、協同發展,拓展一批“有優勢、有價值、有前景”的產業鏈新項目,并投資孵化在價值環節中具備潛力的中小企業。總體來看,綜合商社模式使得怡亞通能夠在不同行業領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實現核心客戶與上下游的緊密連接;同時大力發展品牌運營,賦能不同品牌;大科技培植“科創群”,力求推動國產替代技術創新;新能源打造“供應鏈產業林”,推動新能源基建(光儲充+)創新發展……這些新模式和新項目什么時候能為怡亞通帶來可觀的利潤增長?我們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