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工作的原因,開始在市場上不斷的拜訪和跑動,客戶的聲音、同行的聲音、市場的聲音,可謂高中低三調的有機結合,物流的行情似乎看不到好轉,加上諸多媒體、專家的解讀,感覺物流就要荒灘一片,遠離生機,很多企業出現了短期的經營危機,不想去渲染行業的危機,物流這個業態是需要久經考驗的,不需要曇花一現。
在市場一片“卷”的喊殺聲中,眾生皆感嘆:不易!可是倒推個十年八年,物流行業也是如此,競爭也是如此慘烈。
這個行業無時無刻的接受著市場的洗禮、同行的挑戰、客戶的鞭策、監管的整理、資本的收割,只不過當下經歷一個時間后的封閉,世界大環境變了,部分行業與部分領域產生了諸多的變化,大家不習慣罷了。今天的市場無怪乎是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三刀,最后PK誰的血多,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是勝者,市場已經不在是一對一的單挑,而是新的組合+群毆,團隊+團伙的內卷。
一、物流是一名優秀且非常“抗打型”的選手,是打不死的小強,更是行業中最為堅實的中堅力量。
如果要問哪一個服務行業是最抗打的,而且是那種“你對我百般刁難,我待你如初戀”的那種,物流絕對是榜首。
從WTO放開開始,從第一筆民營企業的跨國收購開始,從資本整合開始,從平臺收割開始,我們會驚喜的發現,曾經的那些號稱改變、革命的最后都沒活過這些看似簡單而又不簡單的物流企業。從黑板開始,從停車場開始,從拆遷拆違開始,從無處安家開始,從改變行業的信息化開始,從物流公路港開始,我們依舊會驚喜的發現,打不死的小強依舊是遍地開花,依舊是強中更有強中手,不論什么環境、什么市場,物流行業依舊是神話般的行業。同質化競爭,低價,同產品,依舊能做到成本優勢。不論上游客戶怎么折騰,招標,陪太子讀書,依舊是不棄不舍的努力做好;不論環節的環境多灰色,即使上游與下游交付協同整治物流,也依舊仰天含笑,以水來土掩的態度面對一切大的壓力。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物流企業早就練就了一身金剛罩,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任憑風吹雨打,我巋然屹立不動。
曾經驕傲的說想,從事這個行業,需要在清水中洗三次、在堿水中泡三次、在雨中淋打三次、在眼淚中轉三次,歷經九九八十一洗禮后,才能算是接受了初步的考驗。
二、物流是絕對的“抗壓型”代表中的優秀者,無論多少難,只要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只要客戶有需求,我們隨時都在。
“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招標;能不能干好,不能干就換人;
降價10%,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招標;知不知道對等,讓你們家的老板過來;這個標你不能中,陪太子讀書,而后你再接,可不可以;想不想干這個業務,我有關系,能不能返點”……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耳邊語,多少物流企業幾乎每天都面對這樣的威脅與恐嚇,每天都在應付這些無為的工作,壓力不再只是同行,而是不同的鏈主,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體驗,不同的口味,符合太難了,但是我們又會驚喜的發現,我們的物流企業重來就沒有被嚇倒過,我們不是“嚇”大畢業的。
無論當日達、隔日達、小時達、半小時達,不論是干線、城配、即時配送,物流這個行業在壓力面前就沒有怕過。
在壓力面前,物流就是變形記,就是百變金剛,多大的困難,多大的壓力到了物流這里就像遇到了彈簧,遇到了緩沖劑,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一切都能得到完美的交付。物流面對的壓力有多大:同行給的競爭壓力,城市管理給的整治壓力,路政給的罰款壓力,上游客戶給的成本壓力,下游客戶給的服務壓力,園區給的年遞增的租金壓力,在途運輸給的安全風險壓力等等,物流的壓力可謂五花八門,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這就是物流。
三、物流更是行業“低姿者”的典范,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為行業變革不停的前進與探索,即使失敗了,也不會輕易的離去,即使成功了,依舊低調的低姿前進。
物流是一個接地氣的行業,這是一個曾經產生了諸多神話的行業,也是一個廣泛接納第一批下崗再就業的行業,在這個廣泛的行業里,養活了太多的人,成就了太多的傳奇,包括今天紅紅火火的快遞、電商物流等等,這是巨大的行業成功,也是偉大征途上最為耀眼的歷史。
每一天,行業都在創造不平凡的一天。從第一臺車發出,從第一件貨物發出,從第一單簽收,從每天的第一個,這些都是行業孜孜不倦的見證,更是行業低姿態前行的代表,這是一個不會高調的行業,因為在整體的產業鏈中,物流屬于服務,處于產業鏈的下游,屬于貫穿始終卻沒有話語權的鏈條代表。
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物流,在默默的承擔著每年的降本壓力,承擔每年不斷創造奇跡的橋梁,承擔著國貨走出國門的重任,承擔著農貨進程的歷史擔當,承擔著生產制造的效率提升,承擔著服務的本色,創造著服務的低調。今年的行業真的不好,這可能是一定時間內大家的高度認可,在這個大家高度認可的“不好”中,物流的變形能力就顯得更加的重要。
能否不斷調整發展的策略,能不能及時的掉頭,能不能快速的適應上游鏈主的變化,能不能更好的服務多變的服務需求,能不能提升以末端客戶為導向的交付體驗,能不能有效的突圍,打破這張無形且以泰山壓頂而帶來的巨大無形的網是關鍵。
活下去是首要因素,求發展才能成功,變形的唯一路徑就是自我的修為,大船調頭,小船穩舵,已經是當下市場的普遍現象。
本文來源于 物流沙龍作者韓雪峰,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