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支付寶全面開啟直播帶貨。
根據支付寶公眾號,一方面將正式上線商品招商系統,面向商家開放;另一方面進一步降低商家直播帶貨門檻。
除了支付寶,連與主業弱關聯的快遞企業,比如順豐、圓通、中通等在今年也是直播動作不斷。很多專業人士甚至將今年稱為店播爆發元年。
直播電商興起也有不少年頭,但今年形勢卻已然大變。為何會有那么多獨立品牌甚至快遞企業扎堆卷入直播帶貨?他們統一的動作背后有怎樣的考量?直播電商后續會帶給快遞哪些機遇?
店播爆發元年 雙十一直播成績大亮
根據信達證券今年初發布的直播電商報告,其對于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進行預估,預計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近2萬億,2022年預計在2.84萬億,同比增速42%。而在直播電商單用戶年度GMV上,2020年度單用戶GMV為 3191元,2021年為4309元,預計2022年為5982元,增長迅速。
但事實上,根據CNNIC披露數據,截止2022年上半年,我國直播電商用戶規模已達到4.69億人,相比2021年底4.64億人僅增長1.15%。顯然,消費者的網購習慣正在悄然改變,對于直播帶貨渠道的認可度和選擇傾向正在大幅提升。
今年的雙十一數據顯然也印證了這一點。
根據星網數據,今年雙十一期間,相比新零售、社區團購等新消費模式和渠道,直播電商的成交量增長最快。在整個雙十一期間各平臺的GMV達到了2151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抖音、快手、點淘銷售占比前三。
從局部數據來看,以電商經濟十分發達的義烏為例,根據“義烏發布”的消息,今年10月20日-11月11日,義烏電商企業直播電商實現網絡零售額55.2億元,同比增長18.64%,約占整個“雙11”銷售額的26.8%,較去年增加10個百分點。
從熱點現象看,今年雙十一的各大直播間熱度不斷,創造了不少熱搜。比如全新亮相的京東采銷直播間,總觀看人數突破3.8億;一直保持熱度的小紅書直播間GMV為去年同期4.2倍;天貓有58個直播間銷售額破億。
與此同時,今年的直播出的事故也比往年多多了,比如不少主播和直播間存在假貨、價格戰等黑料。像很多網紅大主播李佳琦、小楊哥、網紅劉媛媛等在2023年均陷入輿論風波,頻頻登上熱搜,甚至雙十一期間京東采銷直播間的出現都是為了對標李佳琦。
而這背后是市場和品牌對于主播寡頭市場的抗議與平衡。以中消協發布的消息看,雙十一期間消費維權問題集中在直播帶貨亂象等方面,數據顯示,監測期間,有關“直播帶貨”負面信息1565203條,占吐槽類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條。
這就給品牌的直播渠道帶來了希望,很多品牌為了避免流量反噬和流量依賴發力自播。據悉,今年雙十一期間,天貓破億直播間中店鋪直播占比超過6成,451個店播成交破千萬;小紅書店播開播商家數為去年同期的8倍,店播GMV為去年同期的6.9倍;抖音有17個品牌自播GMV破億。
綜上,一方面消費者網購渠道多元化,直播帶貨越來越受認可,另一方面主播寡頭格局被打破,自播成為趨勢。因此大家都想搶占第一波品牌直播間流量紅利期。而掌握了規模優勢、資源優勢甚至還能建立運輸優勢的快遞品牌,自然也能嗅出其中的機會。
新手順豐靠攏新一代“東方甄選”
順豐在今年7月開始在自有微信小程序等渠道試水直播帶貨。
羅戈網.物流沙龍也多次嘗試網購其直播產品,直播間產品主要為生鮮農產品,比如四川陽光玫瑰青提、大涼山新鮮核桃、浦江紅心獼猴桃、漢源桃花李等。
這與東方甄選定位“以農產品為代表的產品科技公司”的方向頗為一致。
不過,其相比其他平臺的直播間,更多特色在于自身的快遞物流屬性,一方面可與豐巢部分業務打通,享受生鮮商城、舊手機/舊衣/舊書回收、洗衣/洗鞋、云打印等業務;另一方面憑借順豐在快遞上的好口碑,可以不斷消費“順豐包郵”“2-3天到貨”“壞果包賠”等順豐服務內容,影響消費者購物心智。
而這種差異化,不僅能幫助其自身獲得電商能量加持,還能贏得更多來自品牌直播間的物流訂單。
據悉,順豐已經先后和東方甄選、抖音達成緊密合作。比如順豐物流承擔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常溫倉發貨,已基本覆蓋全國;還能以“直播電商解決方案+”為企業用戶提供全場景、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同時順豐同城為數百個直播間實現了“即購即達”的配送模式等。
快遞參與直播帶貨,一方面隨著電商直播競爭白熱化,對于快遞時效和服務品質都有相對苛刻要求,順豐主業的優秀足以吸引更多直播品牌的青睞;而有了自身直播經驗加持,對于整個流程和需求把控的熟練度加成,其更能理解客戶所需,能獲得更大量來自直播的業務量。
更為重要的是圍繞著主業,直播的開展既增加了增量空間想象,也在幫助這個核心點擴大業務版圖和競爭力,這才是最為深層次的原因。
郵政老大哥的新式出圈法
相比新手順豐,郵政在直播帶貨的道路上已走了許久。
據悉,2021年12月8日,中國郵政就正式入駐抖音,發起全國網點進行直播帶貨,甚至還成立了自己的MCN運營中心,以培養主播、進行供應鏈合作等全鏈條商業運營。如今中國郵政已經有了100多運營成熟的賬號和直播間。在去年12月,僅僅入駐一年左右的時間,郵政旗下的直播間月累計銷售額竟已達到3-4億之間,直逼抖音頭部帶貨主播。
不過相比順豐,郵政的直播商品物流業務不完全由郵政負責。據了解,郵政直播帶貨分為兩類,一類是為第三方商家引流,郵政抽取傭金,發貨主要是四通一達,另一類是郵政獨立運營,售賣自主產品,包括文創、農副產品在內,發貨主要是中國郵政。有業內人士稱,其中更大量的不是發郵政,而是由合作商家自行決定發貨物流。這也意味著快遞做直播,其走向可能也不一定非得為了主業。
但郵政的直播效果顯著。以今年雙十一為例,濟南郵政的直播團隊就為山東章丘的大蔥進行了三場直播帶貨,共銷售章丘大蔥16000余單,幫助種植戶銷售發貨章丘大蔥80余噸,實現交易額50余萬元。
通達的直播試水探索
除此之外,通達等快遞企業也都有直播電商上的投入。
比如圓通,今年10月20日,圓通旗下媽媽菁選正式入駐抖音。此前7月底,由圓通蛟龍投資全資持股的圓通商貿集團成立,這被市場認為是布局線上渠道的開始。
比如中通,早兩年就有試水。其打造了有蜜科技直播基地,采用的是倉儲直播新模式,線上以倉播帶貨為主,線下開展品牌特賣會,實行代購,主要是面向品牌端,類似于快遞界的“唯品會”,幫助品牌消化庫存。在2020年5月28日晚,首次“倉播”中就邀請董事長賴梅松親臨倉播現場直播帶貨。
截至2022年6月數據,有蜜科技及其控股公司在全國搭建18個倉播基地,合作主播與代購超過萬人,覆蓋全國40個城市超200個倉庫,合作品牌超過五千個。
比如韻達,2021年同阿里等聯合成立了長三角電商直播基地。同年八月,韻達和MCN機構聯合在抖音舉辦了韻達22周年直播專場。
快遞企業跨界電商上的努力由來已久,并非單單直播電商上進行了嘗試。在社區電商、社區團購、新零售等等新模式上,快遞企業都有過這樣或那樣的探索。當然,結果外界也能看到,并沒有一個很理想的結果。
雖然在直播電商這件事上,快遞企業確實擁有人貨場的優勢,一方面快遞小哥直面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接觸前端產業帶資源,加上自身主業的力量支持,聽起來是獨具優勢的。
但快遞專家蔡偉陽認為現實是,并非有強勢的物流供應鏈優勢就能做好整個商業。因為直播電商還涉及技術、運營、流量、商業資源等等,但這些并不是快遞企業擅長的。尤其是直播電商的核心優勢,蔡偉陽認為是價格。快遞企業與產業帶企業、貨源方談判的能力并不強,很難超越大平臺或者大品牌。
順應趨勢 放大核心競爭力
不溫不火不如主攻核心優勢。
對于直播電商的迅猛發展,蔡偉陽認為,快遞企業更好的機遇在打好配合戰。
“雖然自己去做直播間也能帶來一定的業務量,但參考之前的電商跨界經歷,不溫不火就會處于一個尷尬的局面中。”
他建議既然瞄準了直播電商紅火的局面,尤其是在店播爆發的元年,完全可以根據直播電商的供應鏈特點配套專業的供應鏈服務,搶抓更多品牌的直播貨量,以此擴大自身的業務增量,這才是下一步快遞企業抓住直播紅利的正確方式。
本文來源于物流沙龍,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