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成本又有了新的變化。去年,“通達”的單票總成本普遍都是上漲的,這其中派費漲得最多,而中轉成本則變化不大。但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是,單票中轉成本和派費都降下來了。這背后變化的邏輯是什么?
快遞行業的規模效應所帶來的收益邊際開始趨緩后,用價格去換規模,必然會影響到利潤的增長。面對激烈的競爭格局,若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突破點,實際上只有一個辦法:把成本降下來,用“后端降本”打“前端降價”。
而將整個快遞成本進行拆解,成本管控則主要取決于三個環節:分揀操作費、運輸和末端派送。加盟制的快遞公司里,末端派費支出占比超過一半,中轉成本(包含分揀操作成本和運輸成本)大概在40%上下。
2023上半年快遞成本端的整體趨勢變化和2022年對比,明顯是不一樣的。去年,單票總成本普遍都是上漲的,這其中派費漲得最多,而中轉成本則變化不大。但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是,單票中轉成本和派費都降下來了。
中通:2023上半年中通單票營業成本為0.89元(不含派費),對比22年下降0.14元。其中,單票運輸成本為0.46元,較22年下降5分,主要是由于高運力車輛使用率提升,干線路由規劃優化及燃油價格的下降帶來的運營效率改善;單票中心操作成本0.28元,下降4分。主要得益于標準化運營的推行以及人才考核體系的優化。
圖:中通近三年成本端變化(單位/元)
圓通:2023上半年,單票快遞產品成本2.19元,對比22年下降0.19元。其中,派費成本1.29元,較22年下降4分;單票運輸成本0.47元,較22年下降4分,主要是得益于大型、自有、雙邊運輸車輛的提升以及燃油價格的下降;單票操作費用(含單票中心操作成本和單票網點中轉費)0.41元,較22年下降5分,主要系全面推廣中心精益生產以及網點中轉結算政策調整所致。
圖:圓通近三年成本端變化(單位/元)
韻達:對比2022全年,2023上半年韻達單票總成本為2.21元,下降0.13元。單票毛利0.24元,較22年增長3分,毛利率則從8.39%增加至9.88%。雖然上半年韻達在成本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市占率已下滑至14.12%,同比減少2.56個百分點。對于韻達而言,今年是關鍵時刻,核心是如何穩定網絡,如何防止網點繼續逃逸,如何優化成本,如何將服務性價比打造得更好。
圖:韻達近三年成本端變化(單位/元)
申通:借力阿里巴巴后,近兩年的表現可圈可點,業務量迅猛增長,份額有力回升。從成本端看,核心成本項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申通通過擴大自動化分揀設備的應用,持續提升分揀效率,并優化自有車隊運力結構及路線規劃,加大各環節數智化能力的建設投入,實現成本良好控制。2023上半年,申通單票總成本2.25元,下降0.16元。其中單票派費成本1.42元,下降8分;單票中轉成本0.81元,下降8分。
圖:申通近三年成本端變化(單位/元)
極兔:起網三年以來,國內包裹量增長迅猛,去年整體市占率超過順豐,排名已升至第六。22年單件總成本根據毛利率、單件收入測算,預估為0.4美元,總體比“通達”略高。
毛利率方面,中通最高,達到31.12%,再次超過順豐成為快遞領域最能賺錢的公司。韻達、申通較22年分別提升1.49個百分點和0.35個百分點,圓通則下降0.13個百分點??傮w排名:中通(31.12%)>圓通(10.99%)>韻達(9.88%)>申通(4.59%)
圖:“通達”近三年毛利率變化(單位/元)
此外,從順豐、“通達”的《上半年業績報告》數據還透視出以下兩大信息:
1)業務量增速與單件收入降幅形成鮮明的對應關系,降價幅度越大獲得的業務量增長就越高。上半年,申通用價格下降近8%換來了業務量36%的增長;中通用近6%的降價換來了22%的業務增長,圓通則用近6%的降價獲得了21%的業務量增長;韻達由于較晚采取降價策略,業務量已出現下滑。
2)今年電商快遞市場價格戰尤為激烈,龍頭企業單件收入持續走低,部分地區單件價格甚至“打到”2元以下。而整體降價也導致了網點的派費越來越低,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隨著快遞業擴張減速,企業又陷入價格戰的激烈競爭,網點經營遇到了巨大困難,甚至嚴重虧損,很多快遞網點老板正在忍痛甩賣網點。下半年,如何穩定加盟網絡管理能力依然是各大加盟龍頭快遞公司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