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京東物流在深圳舉辦2025國際一體化供應鏈戰略發布會,宣布將全面推進全球倉網、航空網等建設,并加大京東國際快遞的輻射能力,為海外客戶、中國出海品牌、跨境商家等提供全球一盤貨服務。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加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場,以海外倉為核心全面構建聯通全球的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這場發布會無疑是一個風向標。繼今年10月京東物流宣布“全球織網計劃”全面升級后,京東物流最新的出海戰略藍圖,或許進一步清晰顯現了京東物流發力國際業務的雄心壯志——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物流?
01
以海外倉為核心打造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拓全球
從發布會現場來看,京東物流的“全球織網計劃”逐步升級,劍指全球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網絡。具體包括:海外倉網:擴大海外倉配“2-3日達”時效圈京東物流目前已在美國、歐洲、阿聯酋、日韓、澳洲等多個國家與地區實現倉配“2-3日達”,在此基礎上,2025年繼續加快在東南亞、日韓、中東、歐洲、美洲等地的開倉步伐,預計在全球四大洲、19個國家、29個城市布局超50個海外自營倉,海外倉面積將實現同比超100%增長。在高效協同的海外供應鏈服務下,京東物流目標是進一步擴大全球“2-3日達”時效范圍:這些所屬國家覆蓋的客戶、消費者可享受更高時效的物流服務。
、航空網:構建全球供應鏈“空中動脈” 作為跨境運輸必要支撐的航空服務能力方面,京東物流將進一步構建全球供應鏈“空中動脈”。具體包括,將以蕪湖全球港作為其全球航空樞紐,以南通作為京其東航空主基地,在國內、國際形成6個區域航空樞紐,構建國內、國際68個全貨機站點。這一全球供應鏈的“空中動脈”,將以國內為支撐,歐洲、北美為兩個扇形核心,東南亞、東亞、南亞為腹地,航線網絡全面輻射中東、大洋洲、南美、非洲等地區。此外,京東快遞也加大了輻射海外市場的快遞產品配送能力建設, 據悉,京東快遞國際持續搭建產品服務能力,目前已推出“國際特快”和“國際標快”兩大拳頭產品,覆蓋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可抵達拉丁美洲、非洲。其中,滿足包括藝術品等在內的不同國際用戶的個性化寄遞需求,京東快遞國際未來還將進一步將服務細分化。2025年,京東快遞國際的服務能力和范圍計劃將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拓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會京東物流還有兩個海外服務的首發儀式,一個是針對電商的全球極簡逆向退貨服務,還有一個是海外倉大件“送裝一體”服務,又被稱之為“白手套服務”。
02
路徑探析:在海外如何再造一個京東物流?
當我們提出“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物流”時,還需要結合京東物流從京東電商自建物流、電商物流服務商到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企業的國內發展與演變路徑來看。現在的京東物流,既有受到C端用戶好評的京東快遞,也有大量服務各行業B端企業的供應鏈服務,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已成為其最大的標簽。在此背景下,對比其出海藍圖,不難看出其中的戰略落地一致性和連貫性。1、 戰略目標同步:在成為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的綜合物流企業這個服務拓展與能力進化的過程中,京東物流始終圍繞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用戶體驗的戰略目標在推進。同樣的,在海外,作為國內較早發力國際業務的物流供應鏈企業,京東物流的出海過程中是通過持續地加大海外倉布局、加密服務網絡,從而掌握更多客源、拓展服務范圍,造就的是覆蓋全球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網絡,形成“全球電商一盤貨”服務能力,最終是要給跨境賣家、全球消費者帶來降本增效以及更好的履約體驗。2、 發展模式創新:京東物流的海外戰略來看,雖然其服務能力是一體化為核心的綜合多面體,但不難看出,海外戰略延續了京東物流在國內的理念,依然在模式上有所側重。例如,繼續踐行“把貨放在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理念,即以倉為整個全球一體化供應鏈網絡的核心節點,在海外倉布局基礎上,再進一步構建國際轉運樞紐、海外國家本土的運配網絡及跨國運輸網絡。
3、 服務經驗遷移:這次發布會上,京東物流宣布上線的“極簡逆退產品”,不限下單地址,支持良品檢測再售,殘品二手處置、銷毀等服務,72小時即可完成全流程,將省心、高效做到極致;基于在國內大件“送裝拆收”一體化服務經驗和資源,京東物流還宣布進一步推出海外倉大件送裝服務,支持大件派送、送貨上門、送裝一體等多樣化服務,下單與倉內生產幾乎同步,履約時效更快。在多渠道卡派資源支持下,京東物流海外倉大件送裝服務擁有更多的服務資源,承接貨物更為多樣,可以針對性解決行業大件送裝分離、破損率高且服務資源少等問題。其實,這兩項都是京東物流原本在國內的優勢所在,4、 數智技術應用:如同國內打造數智化供應鏈,通在不斷的技術投入和服務創新,其中前沿技術的驅動占據對其出海戰略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例如:在京東物流海外自營倉中,AGV、CTU、分揀機器人、分揀輸送設備等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帶動倉儲處理效率提升超3倍,其中通過“地狼”AGV和智能分揀機器人的配合,揀貨效率相比人工最高提升5倍以上。
03
中國供應鏈出海浪潮下,一種“另類”解法
近年來中國企業與中國品牌出海已成浪潮,從服飾、汽車、電器到銀行,這些出海的企業涵蓋批發零售、商業服務、制造以及金融等諸多行業。在此背景下,包括京東物流在內,與之伴隨的以海外物流倉儲為代表的中國供應鏈出海表現活躍。
眾所周知,跨境物流履約鏈條長,環節眾多、涉及到不同市場的政策與流程均更為復雜,售后處置難、時效無法保證等諸多問題。包括退換貨物流、大件產品送裝一體化等服務門檻更高的兩個場景,其實在國內也是痛點,部分商家與消費者也難以真正體驗到穩定可靠的物流服務。歸根到底還是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資源與能力的稀缺,讓一些消費者詬病服務,而一些企業商家也在此過程中蒙受損失。京東物流這種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又已成為越來越多出海企業對跨境物流供應鏈需求的新的表現。歸根究底,背后核心表現為省心、高效,即更好的履約體驗。這種針對性的服務給市場帶來的反饋也更顯積極。其中一個可以用來佐證的數據是,在剛剛過去的“黑五”海外大促季,京東物流在海外的訂單迎來指數級增長,峰值期間單量增長同比320%,而京東物流海外訂單履約率依然高達99%,實現了出貨及時、服務穩定。縱觀當下中國物流供應鏈企業出海行業,據此前銀行證券分析,以國際貨代及供應鏈公司為代表的2B物流出海模式下,推進出海戰略,是其完善打造“端到端”服務鏈條、拓展其覆蓋全球的業務版圖,從而實現最優化經營效益、最大化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提高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徑,這些企業主要積極建設海外網點、拓展海外業務網絡;以快遞公司為代表的2C物流出海模式下,企業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如跨境電商物流、海外倉儲和國際快遞網絡建設,響應全球市場的需求增長,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在此框架下,我們很難將京東物流的這一套出海“組合拳”打法歸納到2B或2C單一的某一類模式中,因而頗顯“另類”。同時在高漲的中國企業出海需求推動下,京東物流基于其這一稀缺的定位,又為那些為全鏈條供應鏈高效舒心履約服務頭疼的跨境賣家和全球消費者們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 ,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