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臺年終購物季即將到來,又是快遞高峰日。一直以來,由于校園人員密集,無法入戶配送,加上場地狹小,快件堆積,遇到購物高峰期,火災隱患成為不能承受之重。早在11月14日晚,中國傳媒大學梆子井學生公寓外的菜鳥驛站發生火災,這讓學校快遞站點的消防隱患再次引起關注,新聞廣播記者近日探訪北京市內多所高校,了解校園快遞站點消防隱患治理。
火災現場。照片來自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大二學生
“大巴這一側都焦了,兩個鐵皮車都燒穿了,一時搬不走。理賠大多已經基本完成,群里同學該賠的都賠了。事后一兩天就把這里場地清出來,12月7日才把原來燒的廢墟清理完。”
近日,記者再次回訪中國傳媒大學梆子井公寓外的快遞站點,11月14日晚,這里此前存放快遞的2架廢舊大巴車,車體全部燒毀,只剩焦黑的框架,現在還能聞到煙熏味。
梆子井公寓外的站點現狀
“放了的貨架子是新的,尤其是雙十一期間,之前快遞收發的那個地方確實比較亂。” 學生小劉說。當時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驛站內的快遞幾乎盡數被燒。現在的快遞分揀場地,由彩條布暫時圍起,臨時擺放了簡易貨架。
梆子井公寓外的站點現狀
此前的快遞柜不夠,快遞堆積問題一直存在。火災過后,不少學生關心站點將如何重建?中國傳媒大學后勤處消防科工作人員的說法,依然與11月16日的中國傳媒大學發布的官方口徑一樣:“那個地兒不屬于學校,屬于三間房地區,就鐵門里邊歸咱們,鐵門外邊不歸咱們管。”
朝陽區三間房鄉負責消防安監工作的綜合執法隊員介紹:“平時與學校也有聯動溝通,今年多次去那檢查。快遞的收發點,它本身那地方也是屬地代管綠地。如果放在學校,快遞員能不能進,也是個問題。得溝通學校校方了,看他們有沒有提供合適的點,那我們可以作為參考。”
“對于這個驛站,我們4月份以來多次檢查,上半年、下半年檢查出了問題,也讓站點整改,屬于反復的問題。后續如何復建,屬地也會和菜鳥驛站他們進行溝通。朝陽區里也有協調會,學校的人也參加了。” 這位執法隊員向記者表示,將加強綜合執法,持續關注相關站點恢復重建與管理秩序,避免再出現類似的情況。
突發的火情,讓高校快遞站點防火問題再次引起大家關注。記者注意到,高校快遞站點場地狹小,在北京不是個例。由于校園人員密集,又不能入戶配送,在購物高峰期,快件數量龐大,如遇易燃物品操作不當,極易引起安全問題。
“學校里就郵政的快遞柜很小,其他的都不讓進,四個門只能在南門取快遞。”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反映取件不便,其中,丹鳥、圓通分屬兩個不同的街旁小驛站;而諸如中通、申通、韻達等快遞則要在南門貨柜取貨。
交大南門的部分站點貨柜貨架
記者在交大南門現場看到一位正在分貨裝柜的管柜小哥,他介紹,由于快件數量太多,很難做到不積壓。“柜子一排只有1000多,雙十一高峰期每天差不多5000票次的快件,場地費一年7萬多,柜子還不算在內。”
“缺,每天放都沒地放,放不下。”一位申通快遞小哥說,由于學生取件路遠,如果遲遲等不到取件人,很多快遞都需要放到貨柜,設置貨柜也供不應求。記者為此致電北京交通大學學生服務中心,值班工作人員說:“校內只有兩個郵政貨柜,現在里面確實場地不足,暫時估計加不了,沒辦法,只能向上反映一下。”
此外,記者觀察到,部分學校,如北大、人大、清華雖然站點建在校內,但是快遞小哥進出采取預約制,站點內常駐人力與貨柜本來就少,分揀速度不快,加劇了積壓。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站點,建設在校園小北門圍墻內側,也是積壓問題較多。
人民大學小北門內側站點
“現在都是韻達蜜罐貨柜,積壓是學生不取,打電話發短信催也不取。而且這種學校沒辦法,清華也一樣,更難進。學校正規管理,很麻煩。” 常駐人大校園的一位快遞小哥說。
在北大暢春新園,一位學生向記者介紹:“暢春新園宿舍區都是往地下堆,燕園總的物流站南門快遞站點是簡易貨架,高峰期沒地方放,只能地面堆。暢春新園快遞員雖然能進,但是柜子太少,無法容納四棟樓的快件,每棟樓很大。”
北京大學站點
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高校快遞量大,不能分戶入校配送,這是導致積壓的原因之一;普通站點簡易貨架一堆了之,也讓積壓隱患被放大;此外,學校封閉管理又減緩了快遞投遞、分揀、周轉。
那么,高校快遞積壓的這些問題是否有解決之道呢? 在北京聯合大學,記者看到,這里分為南北兩個校區,一路之隔。由于配送員不能隨意進出,學生訂購的快遞與外賣,此前長期堆積在南區北門的墻根下。學生反映混亂難找,快遞小哥反映經常丟件。“平時送過來就在這里,不然經常丟件,也沒招。”
北京聯合大學北門施工點
而在12月3日當天,記者看到學校正在破拆一段圍墻, “建快遞柜,柜子做在墻里一樣齊,墻砸掉。柜子是兩邊的,不讓進學校,外面投遞,里面可以取。”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正在計劃建設豎立式的雙開門快遞柜。
對于增設快遞柜,記者在朝陽區北京工業大學主校區見到了規模較大的一處,緊貼著北工大游泳館兩面外墻,布滿了3000多個快遞彈窗柜,正在投遞的快遞小哥介紹,這類箱柜有安全功能,也方便大家取件。“它會砰砰砰往上跳,彈窗一開就是一組。隨便往里放,避免不安全情況,主要是學生方便,不用排隊。”
北京工業大學站點
北工大站點周邊衛生條件較好,秩序井然,沒有發現積壓。記者現場看到,分區排列著的蜂巢、偶遞、京東小蜜蜂等分投貨柜旁邊,貼著消防標語。站點設在校內,箱貨車輛按照規定時間進校,學生掃碼取件。快遞小哥可以有序分揀,避免積壓。北工大的教職工介紹:“趕上過堆的時候,那時候亂,以前在西門東門都等候過,以前雙十一,堆得山一樣,扎堆。現在掃碼可取,更新也很快,方便,也安全多了。”
安全快遞箱柜建設作為一種校園快遞站消防標準化的探索,在良鄉大學城等新校區建設推進較快。不過,在城區其他高校,由于場地條件不同,推進意愿不盡相同,還存在第三方企業投入費用高等問題。
如何破解呢?中國物流學會理事劉建新建議,一是需要加建設施,二是提供清理和投柜人力,提高站內分揀流轉效率,三是開辟大件的專門投放區。“涉及到設施提供,它就有一定的成本。消防安全部門、郵政部門、學校、快遞企業要共同多方協調。”
同時,高校快遞物流站點消防隱患治理要防患于未然,應該多部門加強對于快遞站點的監督檢查。記者曾致電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了解相關專項治理情況,總隊相關工作人員回復介紹,消防部門正在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配合,繼續調研高校快遞物流防火消防的情況。“其實有很多主管部門,高校要落實你的消防安全主體的責任制;另一方面行業主管部門市郵政管理局去管理;日常的監督檢查是消防部門去管理;教委也要去管。”
“前期我們對郵政局與驛站負責人全面約談,要求單位落實消防主體責任,雖然是偶發式的,但是站點需要吸取教訓,將繼續行政執法。街鄉與學校也要加強管理。” 在中國傳媒大學所在的朝陽區,朝陽消防支隊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召開多次協調會議,部署隱患排查工作。
不過,相關單位主管部門監督管理仍有一定提升空間。對于高校快遞物流站點類似問題,記者也撥打了首都之窗政務公開的北京市教委咨詢及監督投訴電話,工作人員表示,類似問題,歸各學校自管,但是主管部門沒有專門的隱患治理反映電話。“日常都是轉到各個高校受理,找學校,部屬的學校找教育部反映,咱教委這邊沒有統一的受理,目前的流程是派單的到各校。”
而針對各個高校的管理獨特性問題,物流領域專家劉建新建議,可以嘗試擴大試點范圍,建立第三方選用平臺和片區多校交流共建,推動落實教育部門的監管責任。“特別是出過火災事故的,通過現場會正式交流探討解決方案的設計。如果說哪個學校或者有幾個學校在一個區域做得比較好,那就有一定的試點效果,可以積極跟進,引起有關主管部門的關注。”
記者也注意到,推進高校快遞站減堆積、分投放的硬件標準化,其可行性在于,站點貨柜使用頻率高,不會像居民小區貨柜一樣出現閑置,引入市場要素,有助于設備擴大更新與穩定運營。此前一家站點標準化行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透露:“我們是有建設能力,學校不是開放的態度。跟理念有關系,也可能是綜合因素。”
“有一些高校說確實沒有地方,有可能是它的主觀能動性不足,沒有去合理地去利用空間、發現空間。每個行業我們都有定期召開大會的機制,包括教委今年開消防安全的會,叫我們一塊去解決協調這個問題,有這個機制。”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高校快遞站點減堆積、分投放與隱患排查,雖然是動態的問題,但是繼續調研,加大抽查頻率與排查力度,探索提高執法處罰的精準性。
本文來源于物流指聞,不代表九州物流網(http://www.ruyi818.com)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